中青五期陈国峰、中青八期陈华、新文艺群体一期汪海燕作品被确立为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滚动资助项目和作品
发布时间:2018-06-22 字号: A A A
为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国家艺术基金理事会关于艺术基金要出精品、出人才、出“高峰”的要求,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近期根据艺术基金章程、项目资助管理办法和申报指南要求,分门别类组织开展了大型舞台剧和作品滚动资助项目;小型剧(节)目和作品滚动资助作品;青年艺术创作人才和艺术人才培养美术类、编剧(编导)类滚动资助作品评审工作。我院中青五期校友陈国峰编剧作品评剧《孝庄长歌》被评为2018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滚动资助项目,中青八期校友陈华篆刻作品《诚信》和新文艺群体一期校友汪海燕作品工艺美术《汉宫春晓图》被评为2018年度青年艺术创作人才滚动资助作品。
据悉,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将围绕“抓精品、攀高峰”的工作目标,继续按照“聚焦于改、以改为主”的工作重心和“两改两演”的工作思路,靠近一步、集中力量,协调组织专家,聚集众智,对获得滚动资助的项目,进行“体检”、“问诊”、“把脉”,支持剧目、作品进一步加工修改提高,组织巡演巡展等。
校友作品赏析

陈国峰编剧作品评剧《孝庄长歌》以唯物主义历史观塑造人物形象。从“往事缀华藻,悲喜双萼摇。龙凤呈祥易欢好,只是心意最难描”开启大戏,到“当年怀中花芬芳,今日素颜堪怜伤”的黯然情愫,再到“原为社稷免凶险,到如今只怕泰山压顶难转圜!幼主如何保冠冕,我唯有一双素手两柔肩”的政治危机,直至“莫问遗诏怎写就,终归是恩怨功过付春秋”收束全篇。该剧既合理汲取了传统戏曲虚拟性、综合性、程式性的基因,又超越了非此即彼、非善即恶的单向思维,把历史人物放在历史环境中去体味、评价。寓教于乐,寓理于美,以戏曲之美开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引导今人的思考和审美取向,这正是《孝庄长歌》带给今天历史剧创作的启发。

评剧《孝庄长歌》剧照
陈华将“古玺”的形式美与现代艺术创作理念融合一起,保留“古玺”的质朴浑厚、恣肆浪漫的审美特质,添加“学院派”印风的审美意趣,通过多元的形式构成与其内在“精气神”的叙述,使其印风具有时代气息。在印文取舍上,完全依据自己的心性而定。取则多元涉猎,不拘一格,将古籀、镜铭、封泥、瓦当、简牍、帛书等等所有能入印的古器具文字“印化”为一;舍则大刀阔斧,“删繁就简三春树”,令其简约空灵,气韵生动。他通过篆刻作品的结体、章法构成、刀法运用,意境的表达诸要素,彰显出“正大阳刚”的君子气质,他将古老的篆刻艺术赋予新的生机,这或许是陈华篆刻艺术创作叙述的“意义”所作。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篆刻家,应该对于所处时代的审美趋势有着精准把握,对于万般无奈的生活失意所采取的态度应该真实的、艺术的去表达。

陈华篆刻作品《信为万事本》

陈华篆刻作品《南门立木》

陈华篆刻作品《服人以诚》

汪海燕十四岁起跟随父亲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汪天稳先生学习陕西东路皮影雕刻工艺,继承了“推皮走刀”技法及24道主要工序。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她掌握了皮影创作的技法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特点:刀法洗练、雕镂缜密、造型流畅、敷色明快。在父亲的带领下,汪海燕和她的两个弟弟一起创办了“天稳皮影”工作室,年仅23岁的汪海燕便成了汪氏皮影家族的“女掌门”。在创作上,她利用犀利多变的刀法、工艺缜密的雕刻、流畅简洁的线条、明快醒目的色彩,在白色幕布上,让观众看到一场美轮美奂的平面人偶的戏剧表演。

汪海燕皮影作品《凤戏牡丹》

汪海燕皮影作品《杨贵妃》


来源 | 国家艺术基金
编辑 | 教学科研处 段洁、杨慧琪

校友名片

陈国峰,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中青五期校友,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国家一级编剧,辽宁省文联委员,辽宁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省委宣传部四个一批人才。主要作品京剧《板桥三哭》、《血胆玛瑙》,评剧《东藏圣火》、《孝庄长歌》,话剧《水晶之心》《最后的卡伦》《草原丰碑》等,获中国京剧节作品奖、全国儿童剧调演剧目金奖,辽宁省五个一工程奖、省艺术节编剧金奖等。论文《天才的直觉,残酷的寓言》,获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2016年度优秀作品奖(啄木鸟杯)。

陈华,别署老井,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中青八期校友,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沙孟海印学研究院研究员、常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篆刻委员会委员。曾获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二等奖、第七届全国篆刻艺术展最高奖,作品入展第十一届全国书法篆刻展,由中国书法家协主办的全国性展览近二十次。入展西泠印社第七、第八、第九届篆刻展, “万印楼杯”国际篆刻大赛二等奖等。受邀参加全国各类展览几十次。

汪海燕,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新文艺群体一期校友,陕西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陕西首批一百名青年文艺家、陕西华县皮影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十佳民间艺人。汪海燕十四岁起跟随父亲、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汪天稳先生学习陕西东路皮影雕刻工艺,继承了“推皮走刀”技法及24道主要工序。主要作品《关公》、《杨贵妃》、《二龙戏珠》、《年年有余》、《打马球》、《穆桂英》等,多次在国内外获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