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艺群体二期田海龙:一个新文艺工作者关于新文艺群体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8-07-28 发布人: 田海龙 字号: A A A

近一年多来,“新文艺群体”这个词突然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好像是新诞生的事物,却也并不那么简单。作为新文艺群体的一员,我来谈谈我对新文艺群体的认识。

 

田海龙(左一)在研修班联欢会上表演

关于新文艺群体的定义

今年四月份,我参加了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举办的新文艺群体拔尖人才培训班,在开班讲话中,研修院常务副院长傅亦轩提到“可以简单概括新文艺群体为‘不端体制饭碗的文艺工作者群体’”。我认为这个概括非常传神,非常到位。

新文艺群体不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应该说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个群体的一次正名和认可。“不端体制饭碗”意味着,这个群体有着与传统意义上体制内文艺群体不同之思路和起点。

新文艺群体之新的本质出发点

体制内外,由于先天土壤不同,造成了思维上之根本差别。体制内,站在公权力基础上,带有公权利思维;体制外,站在自负盈亏的基础上,带有典型的私权利思维。

在法学界有这样一句话“法无禁止即可为,法无授权即禁止”,看似矛盾其实不然。前一句是适用在私权利范围,后一句适用在公权利范围。其实我理解,这句话不但是范围,还是表达了两种思维。“私权利”思维,文艺娱乐人民,只要不犯忌讳,大胆尝试创新;“公权利”思维,文艺无小事,凡事要有榜样,尽量循规蹈矩。

两种思维并无高低,但是因为“私权利”思维的开放性,决定了他有更蓬勃的生命力,这恰恰是新文艺群体的创新本质。

反观体制内文艺群体,以曲艺为例,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项目,不靠体制养活,已经无法生存,真实地变成了遗产。或者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度起到了作用,没有这个制度,可能很多项目就要失传了。

新文艺群体之新的表现

我是成都哈哈曲艺社的创始人及管理者,作为新文艺群体的代表,我认为成都哈哈曲艺社与传统文艺群体比较,新在以下几点:

1、组织形式新

成都哈哈曲艺社,不再是传统的班社模式。虽创建之初更像爱好者社团,但如今已逐渐过渡到现代的企业管理模式。在过渡过程中,也曾经学习过传统班社的管理模式,但事实证明传统的模式并不合适,所以很快就调整了方向。

在如今的文艺市场中,只有现代的企业管理模式,才能保证这个群体更适应,更有生命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元素:

1)公司实现股份制,管理透明化;

2)演员实现全签约制度,经济合同和劳动合同双保障制度;

3)演员即是公司员工,工资、社保、福利各项制度齐全;

4)抛弃传统的行帮习气,强调现代的敬业精神。

新的组织形式,不但适应了市场发展,更给演员和企业都提供了保障基础,让企业即使走出国门也有竞争力,面对资本介入,也有对接的能力。

2、推广方式新

一直以来,我们都是以新媒体作为主要推广宣传方式。2009年,成都哈哈曲艺社成立之初主要宣传方式是网站和论坛,随后转战微博以及微信公众号;如今直播和抖音又变成了我们宣传的主阵地。应该说,在每个时代,成都哈哈曲艺社的主宣传渠道都是新媒体,聚焦的都是年轻人。

宣传的互动方式决定了你的服务受众群体分布,这一点非常重要。枪杆子和笔杆子是我们党的两个法宝,作为笔杆子的一员,文艺群体演给谁看,影响谁,这是很重要的问题。

3、演员年龄层次新

成都哈哈曲艺社的演员以80、90后为主,演员的生活圈子决定了节目的主要覆盖内容,所以筛选出了70后至00后的观众群体,而这个群体正是目前文化消费的主力群体。

同时,我社每年义务到高校进行巡演讲座,发掘培养大量年轻曲艺人才加入曲艺队伍。不断涌入的年轻人,不但保证了人才梯队建设,还不断推动着曲艺的更新改革。

4、思维方式新

年轻人,思维方式新,没有传统的套路和规矩束缚,在形式上有很多创新,放开手脚,融入说唱、喊麦、街舞、B-BOX等以前传统曲艺没有或者不敢想的元素。在衍生品输出上,我们还推出了“四格相声漫画”这样极具现代特色的产品。实践证明这些思维方式是非常接地气的,而且深受年轻人欢迎。

用最受大众欢迎的方式,传播正能量的内容,这就是我们一直以来坚持的原则和方法,事实证明这也是正确的道路。 

新文艺群体面临的新的问题

不端体制饭碗,意味着新文艺群体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普通老百姓,怎样取悦老百姓是新文艺群体面临的首要问题。取悦老百姓就是获得市场竞争力,因此也诞生了相当部分媚俗作品,这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作为新文艺群体,多数是自生自灭,没有强有力的行业工会。生存成了首要问题,基本也谈不上艺术追求,缺少艺术提升机会,艺术眼光低,成了困扰新文艺群体变大变强的主要问题之一。

以天津相声节为例,主要参与者是全国各地的相声新文艺群体,说是“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一团火够了,但满天星的作用还没起到,力量还是太薄弱。

因此,新文艺群体还是需要得到引导和重视。新文艺群体野蛮生长,各有一身自己的本领。结合新生事物,创新传统曲艺,是新文艺群体的拿手好戏。

曲艺的特点是与时俱进,如何结合当代的内容和形式是曲艺发展要面临的问题。由于新文艺群体的开放思维,在这方面就有了先天的优势。而怎样引导新文艺群体发展,发挥更大作用,真正做到“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这是我们面临的时代的考问。

作者 | 田海龙

编辑 | 教学科研处 许文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