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瑾:感性学的遮蔽与祛魅
发布时间:2017-11-06 发布人: 字号: A A A

11月2日,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副所长宋瑾先生来到新文艺群体班授课现场,从美学角度深入浅出、条分缕析地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音乐美学盛宴。宋瑾先生严谨的治学理念和活泼的研究精神所产生的强大气场,深深地感染了所有同学。

宋瑾授课

宋瑾老师从鲍姆嘉通和黑格尔的美学概念讲起,分析了从词源学本来翻译成“感性学”的aesthetics,是如何被错误翻译成“美学”的,即在学科内部,“美学”遮蔽了“感性学”的原意。他指出,当理念呈现为概念时便产生了哲学,理念呈现为观念时便产生了宗教,只有当理念呈现为感性时,才产生美学。在审美实践中,人们经常混淆日常经验和审美经验。“外行看热闹”,调动的是日常经验,“内行看门道”,调动的是审美经验。他强调,感性不等于感官,但感性需要感官作为通道。

授课现场

宋瑾老师用音乐实例给同学们展示了音乐发展的相关流派,传统将与之融合。“大音希声”的展现也已变得形式多样化,从一把古琴的坐忘山水间,到交响音乐的天籁之声,再到声光电的介入,形式的改变不会改变审美的观念。宋瑾老师在讲到中国传统文化时,以古琴为例。他认为,古琴是精神含量高,一种自框行为的审美形式。必须经过食道(斋戒)、身道(沐浴)、衣道(深衣大氅)、境道(一人独处)、水道(邻水而坐)、香道(燃焚馨香)、调身、调息、调心,之后才得抚琴。宋瑾老师自言心中有琴,修炼此功达三十余年。他强调要将艺术与科学相结合,发展感性以及中国的超感性。

学员提问

在学员提问环节,宋瑾老师就学员提出的传统地方音乐“花儿”在现代该如何发展的问题,阐述了自己在音乐的传承与发展问题上的观点:要学会"两条腿"走路,既不能丢了民族民间音乐的传统元素,还要学会变通,用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去面对不同的观众。他进一步阐释了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区分:文化传统是物质性的,而传统文化才是可以遗传的基因。传统文化是资源,要为世界文化宝库贡献中国独特的资源。

新文艺群体班三组学员 李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