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瑾:中性化——后西方时代的趋势
发布时间:2018-11-06 发布人: 字号: A A A

11月2日,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宋瑾为中国文联第三期全国新文艺群体拔尖人才高级研修班全体学员进行了题为《中性化:后西方时代的趋势》的专题讲座。

宋瑾在授课

宋瑾首先介绍了“中性化”的概念。宋瑾表示,“中性化”指原生民族性逐渐消失的现象。中性化环境指没有原生民族属性的建筑、发型、服饰等等;中性人指没有原生民族心性的社会成员。西方化之后的现代化、都市化是造成当代社会中性化趋势的主要原因,在语言、生活方式、艺术等都有中性化表现。中性化之后,社会群体按照宗教信仰、社会阶层、性取向、生活方式等重新组合,“多元文化”逐渐由自然态转变成人工态。宋瑾强调,如今的多元文艺资源由被保护下来的传统文化艺术和现代新生的文化艺术构成。“中性化”与“民族性”在人类文化的趋同性与差异性之间的博弈中,为人类多元文化作出了各自的贡献。

授课现场

课后,学员踊跃提问,宋瑾一一耐心回答了学员的问题。思想的碰撞和充分的交流,使大家受益匪浅。

 宋瑾与学员交流

作者 | 学员 赵磊、江光煜

摄影 |  学员 陈群

编辑 | 教学科研处 宋保成

导师简介

宋瑾,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迄今发表文论近二百余篇;著有《走出慕比乌斯情节——世纪末音乐美学断想》、《国外后现代音乐》、《西方音乐:从现代到后现代》、《音乐美学基础》、《从后现代视角看音乐人类学》等著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