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谈会发言——叶文龙《开创有文化的繁荣》
发布时间:2018-11-19 发布人: 字号: A A A

11月9日,中国文联第三期全国新文艺群体拔尖人才高研班在京召开“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主题座谈会。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院长李屹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座谈会上,六位来自全国各地不同艺术领域的学员代表,结合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自己的艺术专业以及本次研修培训的体悟感受,进行了主题发言。现将摄影工作者叶文龙的发言稿摘登如下:

座谈会现场

开创有文化的繁荣

——新文艺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

(摄影工作者  叶文龙)

参加这次中国文联的新文艺人才培训收获很多,为文联这样的跨界人才培训点赞,向中国文联表示感谢!也感谢为这次培训付出的各位老师和工作人员!

从十八大提出“建设文化强国”到十九大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今年六月,习总书记在给新近入党的电影表演艺术家牛犇的信中提到:文艺工作者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人,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贡献力量。对此,我心潮澎湃,在这个伟大的新时代,我认为新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要做到“文化自信、服务人民、勇于创新、坚守艺术理想”。文化自信是指人类对文化的正确认识,对自身文化的正确了解。正如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也就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中华文化立足于华夏,有自己的根基,同时“兼收并蓄”,吸收外来文化,历经了千年的历史演变而成。我认为,文化产品应该有自己的气象和内涵。中华有绵延千年辉煌灿烂的发展历史,在新的历史时代和新技术环境下,中华文化有了全新的表达方式,但其精气神不会有根本的变化。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山水创作观来谈我对文化创新的理解。

中华文化独特的理念、智慧、气度和神韵,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独特标识。我在山水创作中,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在中华文脉中,山水文化被人们所推崇,其东方意境令人神往。我热衷于祖国的山水文化,中国的山水文化升华了中国审美原则的生命与灵魂,演绎着自然的雄博与玄冥,传承着天地的神奇与不朽,是我取之不尽的创作灵感之源。我时常在思考一个问题 ,怎样在山水创作中体现中华气派与格局?

首先,我的“新山水”摄影脱离不了对中华文化的守护与珍惜。我在传统文化的丰厚积淀中吸取养料,做到胸中有丘壑、有长空、有大海、有河山,在拍摄时不留杂念,用心与山水建立关联与对话。

再次,我的“新山水”摄影是对中华文化精神之美的再现与深层次的挖掘。山水摄影是物理的也是精神上的历程,在保持现场感性因素的同时,包含着严肃的考量:理解我们自身。在这样的“新山水”中,摄影师重新构建自己的身心感受,用既有的认知来检验当下,表达认知、向往、希冀、失落、诉求。

最后,“山水”强调、再造,界定了我们的文化价值和存在意义。山水摄影融合情感、融合当代摄影的语言,既追求 “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也会对山水风光进行思想性的再创造。这样就站在了另一个维度认知世界,将广博的自然空间延伸到深邃幽微的心理空间,呈现山水多维度的变化和山水摄影的中华气派,带给观者全新的思考与感悟。

当前我正在创作《回望·富春山居 》作品,就是要以我的新山水观来创作出具有中华气派的山水作品,传承并弘扬中华山水精神。虽然我知道这条路很难,但我一直坚持着、探索着,这也是促使我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我相信,当我们的作品从中华文化中走来,以全新的东方意境来呈现,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定会被人民所接收和喜爱。

对此,我认为在创作中要处理好一些关系:

首先,要处理好民族和世界的关系。我们常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但反过来说,越是世界的越是民族的。我们可以在中西方文化中找到某些共性的东西,不仅仅是技术性的融合,更是思想上的交融。我们所知唐宋时期中国的绘画、建筑、诗词文化影响了全世界,而西方文艺复兴时代的美术、雕塑、哲学、音乐作品也流传甚广,说明美的文化是可以被人类共同感知的。因此,我们的文化自信应该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与时俱进,兼收并容,具备宽广感人的力量。尤其是今天全球化的时代,怎么更好地传播中国价值?我觉得,我们要把中国的方案变成世界的共识,为全球命运共同体的更好发展提供中国解决之道,对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这是我们新的文化使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次,要处理好主体和个性的关系。创作是带有主体意识的一种行为,体现了创作者的智慧,但是,伟大的文艺创作还应该反映这个时代深厚的文化景观。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强调主观的好创意,也要强调客体上深入生活,在火热的现实世界挖掘和提炼体裁,形成有份量有深度的作品,而不仅仅只是一个新奇的观念和创意。

最后,要处理好主流与时尚的关系。怎样在彰显主旋律、主流价值观的同时,让作品获得年轻一代的喜爱,就需要在主流价值观的弘扬和时尚的呈现中找到平衡点。在叙事的方式、影像的展现、视听的感受、美感的呈现上,将时尚元素和主流价值观非常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对未来文艺发展走向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未来文艺发展之路,我觉得包涵几个方面,一是探索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加强多元化的文化交流,(其实我们这次跨界人才的培训也是多元文化的交流,必须再点一个赞),继续丰富文化传播形式,大力拓展对外文化的交流,打造展示平台。二是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努力争做高原上的高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新文化产品,增加文化供给,实现文化产业的升级、人们文化需求的满足和文化产能的转换。三是要在文化基础上做文章,加大中小学生美育和通识教育,激发全民族的创造力,从而推动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编辑 | 教学科研处 宋保成



新文艺群体三期之青春手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