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区文艺本质是让群众掌握文化” ——访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
发布时间:2014-05-23 发布人: 字号: A A A

 2014年5月23日,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来到瑞金,为第5期全国文艺家高级研修班学员举行毛泽东文艺思想专题讲座。就专题中讲到的毛泽东与苏区文化等内容,记者对陈晋进行了专访。

群众路线发源苏区时期

“群众路线是1929年发源于苏区的。”陈晋肯定地说。据他介绍,当时是针对红四军的发展提出的工作路线,最后完全成熟于延安时期。毛泽东在苏区弘扬群众路线的一个体现就是注重调查,而其中值得关注的特点,就是关注民歌。

据陈晋介绍,毛泽东早在五四时期就关注民歌,1920年,作为中国文化先锋的北大,号召学生收集民歌,受此影响,1926年毛泽东在广东办农民讲习所时,布置和参与农村调查时也特别提醒收集民歌。在苏区时期,著名的《寻乌调查》就把“月光光”的民歌写进了报告。陈晋说,苏区时期毛泽东就非常重视文化工作,在一苏大、二苏大报告中都提到了文化工作的要求。毛泽东强调文化文艺工作为革命服务,比如当时的扩红啊,慰问军队呀,文艺宣传队发挥着重要作用。

苏区文艺有两个本质

“苏区文艺有二个本质,一是让老百姓掌握文化,一是文化工作者深入群众和革命,创造出服务于群众和革命的新文化。”陈晋介绍,苏区时期,是毛泽东文艺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这时虽然还没有关于文艺的单独论述,但对文化工作的指示中,慢慢在实践中注意到文艺服务群众的关系。 5月23日,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讲话的日子,对中国文艺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日子。据陈晋介绍,不少人认为毛泽东这个讲话束缚了中国文艺发展,那是误解。到现在,文艺要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不会错,在今天就是文艺要为“中国梦”服务,体现中国精神,但这个服务不能理解得过狭窄,否则就会束缚文艺发展。他认为,毛泽东文艺思想是不断发展的,苏区时期,延安时期,一直到现在,服务人民大众这点上是不变的。

苏区文艺的最高成就

《大柏地•菩萨蛮》等一批苏区时期的毛泽东诗词,是苏区文艺的代表,是苏区文化的最高成就之一。一个奇特的现象是,毛泽东自己的文艺创作与他的文化工作要求,是有明显区别的。比如他自己创作古体诗词,但不提倡青年人学;他发起广泛的民歌运动,试图从中诞生新文化,但他自己不参与民歌体诗歌的创作。

对此,陈晋解释说,这就是毛泽东的智慧之处,他善于把自己的个人爱好与文化工作区分开来,不会从个人爱好出发,来领导和推动中国的文艺工作。文艺创作为自己,文化工作为人民大众。

图为陈晋授课现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