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大箴:艺术创作中的“技”与“道”
发布时间:2015-06-15 发布人: 字号: A A A

2015年6月12日上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学硏究所所长,中国国家画院美术研究院院长邵大箴为中青八班学员带来了首场名家讲坛,就艺术创作中的“技”与“道”的问题与学员进行交流。

 


“技”和“道”的辩证关系

邵先生指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技”和“道”的论辩。技即手艺、技术、技巧、技能,道即道路、道理,是做事的方法,达到目的的手段;技是具体的,道是抽象的。技和道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所谓“道近乎技”,道要在技中体现;“技近乎道”,把技做好就有了道。艺术家最重要的是手艺,也就是“技”。

学艺之初不能只想如何一鸣惊人,不要急于表现鲜明的个性和独立的面貌,“技”先要过关。手艺不过人,是无法成为大艺术家的。但是艺术家又不同于手工匠。虽然都是在重复的劳动中提高技术技能,艺术家还需要在重复的劳动中体会艺术的精华,悟到其中的道理。李可染先生所言“废画三千”即是这个道理,从一张一张的废画中练习点擦蹭染的技法,感悟笔墨与纸张的关系,体会其中的道理,长此以往,就能达到随心所欲的地步。

当前艺术创作中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就是不踏实研究“技”与“道”的问题,对“技”和“道”理解过于片面,或片面强调手工,更多的是过于强调更高的精神、喊口号。艺术家们要认真学习,研究提高技术、技能、技巧,在这之中才能得到一种精神。

邵大箴在中青八班进行授课

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谈罢“技”与“道”的辩证关系,邵先生又提出艺术家要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重视自己的长处,也不要忽略自己的短处。弱项和缺点也许正是将来发挥才能的空间。他认为,创作好的作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和路径。教育应当尊重不同人的创作方法和习惯,而不应强制所有人遵守同一个“好”的方法。董希文曾说,“自己的缺点可能将成为艺术发展的成长点”,很多老师不明白这个道理。

他又举例道,一位师从苏联油画家梅尔尼克夫的学生,难以达到梅尔尼克夫自由生动舒畅的风格,相反他的画风笨重、缺少灵韵,他的作品开始并不受重视,但是通过不断写生和自己的琢磨,他画出了自己的特点,在笨中体现了一种力量,作品也越来越受到业界重视。还有京剧大家程砚秋先生,声音嘶哑,看似是不利条件,但他从自己的声音特点中,发展出了发声吐字用嗓润腔皆独树一帜的“程派”。所以艺术家要学会认识自己的个性,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料,什么样的料就做什么样的东西。

学员认真做笔记

“虚静”之心与“稚拙”之气

在谈到从艺的态度时,邵先生说到,现在有些艺术家小有名气之后,想的就是如何成大名,气候浮躁,内心空虚。要想在技、艺、道中求得突破,要做到道家所提倡的“虚静”,不急功近利,扎扎实实,静下心来搞创作,沉下心来做技术,进入技的境界,达到道的高度。他希望大家心中要有艺术精神的追求,潜下心来修技艺,在技艺中追求精神,埋头苦干,必有大成。

邵先生十分推崇艺术创作中的守“拙”。“拙”是难能可贵的。没有学过书法的邻居家小孩写了一副对联,看后觉得好;次年他学习了书法,再写出来的对联反而不好了,因为失去了稚拙之气。徐悲鸿言之“宁方勿圆,宁脏勿净,宁拙毋巧”也是这个道理。

作者:研修院科研处 刘洁皓

邵大箴同学员交流

名师简介

邵大箴,1934年生,江苏镇江人。1960年毕业于俄国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曾任中国美协书记处书记、美术杂志主编。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学硏究所所长,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名誉主任,《美术研究》主编,中国国家画院美术研究院院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