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峰:摄影的理念和方法——从摄影的本体属性谈起
发布时间:2015-06-19 发布人: 字号: A A A

6月18日上午,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助理、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李树峰来到中青八班,从摄影的本体属性谈起,为学员讲授自己的摄影理念和方法。

 

李树峰为中青八班学员授课

一、摄影的界定

李树峰首先谈到他自己对摄影的定义,他认为,摄影是经过瞳孔和镜头的通道,是运动和行走中主客观的直接碰撞、文化价值判断、视觉思维以及后期呈现的过程。

二、摄影的六个本体属性

他将摄影的本体属性概括为六个方面:技术性、现场性、瞬间性、客观性、机遇性、选择性。六个属性从不同的角度展现着摄影的特征,从任何一个角度出发进行摄影艺术的探索都可能实现突破。

【技术性:摄影的技术性是摄取与呈现物象的技能,是一套技能而不仅是知识体系】

摄影技术发展的目标与操纵武器的要求是一致的:稳、准;宽、远;快、清;轻、巧。摄影的核心是对空间与时间的切割,摄影技术发展是沿着光的矢量刻刀,是对时间(快门)和空间(像素)进行无限的切分,每深入一个层级,人类对世界的认识(科学)和感受(艺术)就前进一个阶段。当前,不少数码相机又增加了影像传递技术。

【现场性:如果你拍的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马格南图片社创始人罗伯特·卡帕】

摄影的现场性要求摄影家到深处去,到自然界的深处、社会生活的深处、事件的深处、心灵的深处。只有到深处去,才能拍到别人拍不到的东西,“见常人所未见”。摄影的弊端在于只能拍到事物的表象,而不能直接说出自己的思考。而到现场深处去,相当于钻到事物的肚子中,将肚子里面翻开给人看。

美国著名摄影师安塞尔·亚当斯拍摄的约塞米蒂系列作品,吸引了千百万游人到约塞米蒂,而且还使得美国国会在1916年通过了国家公园法,开辟约塞米蒂为国家公园,也开了美国国家公园的先河。为什么他的摄影作品有这样大的影响力?这与“到摄影现场深处去”的理念是分不开的:他不仅拍摄了约塞米蒂白天和夜晚的全景,还拍摄了树、草、石头、山沟、小溪......他钻到山谷里拍摄,他的每一张照片都相当于把肚子里的东西放大给人看。

摄影不仅是空间距离近,更重要的是心灵距离近。如果一个去拍摄乡下老百姓的摄影人,没有弯下腰去拍摄,打开自己的心灵去拍摄,那么他拍摄出来的照片,就可能是居高临下的、变形的、无法带给人感动的照片。而要想拍摄出感人的照片,就必须蹲下去,和老百姓在一起,和人民群众在一起,心与情感平等交流,这时候现场气息扑面而来,将读者带入画面中去。所以,机位在哪里是第一重要的。当拿起相机郑重地、庄严地拍摄时,相当于拿毛笔“大写”一句话里的某个字。拍摄某些事物,实际上是想用毛笔“大写”它,让人们在领会其意义的同时,领会品象、质感、生命存在的结构。而没有现场性,影像就失去了一半的力量。

【瞬间性:摄影师以瞬间代替过程,以局部代替整体】

摄影师对瞬间的选择非常关键,他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判断起决定性作用。李树峰举了梁文辉《彭去董来》作品作为例子。彭定康低头转身离去,而董建华则笑容满面地向记者挥手,这个瞬间是最经典、最具代表性的。它具有象征性的结构:英国的管治结束了,香港要回归祖国。它将两个人身体的姿态和表情定格在香港回归事件中历史性转折的一瞬——摄影的瞬间是对现场进行回味与思考。要拍摄出具有代表性的瞬间需要对整个现场进行跑位、思考。选择瞬间是摄影本质性的要求,而要选择的瞬间是否能代表事件的本质和思想高度是很值得去思索和探究的。

【客观性:照片客观性与人类追求事物真相的强烈愿望相结合是影像力量的来源】

影像不是现实生活本身,它只是生活的切片。这些切片不管内容和信息是什么,都是活在话语系统里的,离开话语系统的照片就是一团模糊的影子。胶片或电子感应器对镜头反射光的无意识记录是照片客观性的来源,所以可以说照片具有客观性。而客观性不等于真实性,它依赖于人类话语系统的规定。只有文字规定与人类话语系统结合,在人类追求事物真相欲望的驱动下,才能保证影像是真实的,才能保证影像的力量。

【机遇性:相机要行动,相机在行动】

机遇分为职业机遇和行动机遇,对于平常人来说,要更加注重行动机遇,尤其要记住一句话:“相机要行动,相机在行动。”只有行动起来,才能寻找更多的行动机遇。日常生活中处处是摄影的机遇。偌大的现实世界和人类生活,天天都在流变,人与人的关系都处于生发和变动之中。如果真正投入进去,打开心灵去看,那么就会得到超出预料的丰富性与深刻性的影像。

【选择性:选择中体现审美趣味、文化取向和价值判断】

摄影是一连串的选择,从相机到瞬间定格到编辑和传播。选择中体现审美趣味、文化取向和价值判断。李树峰举了一个例子,国内著名摄影家与西方玛格南图片社的摄影家一起到乡下去拍摄民间舞台戏剧,国内摄影家主要聚焦在舞台上,拍摄演员在舞台上的精彩瞬间;而玛格南图片社的摄影家则主要关注后台演员休息、聊天的神态。当西方摄影家被问到为什么不去拍舞台的时候,他们提出,舞台上的动作都是表演,有人来拍就足够了,他们更想拍摄的是演员的自然状态。

摄影的六个属性要求摄影者:要熟练掌握这套手艺活;要到第一现场去、到事发原点去、到深处去,“大写”它们;要有把握代表性瞬间的能力;要具备追求真相和质感的愿望与能力,让事务内在结构裸露;要可以随时随地的拍摄和策划性地行动;要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判断力,在选题中找到自己的文化归属。

 

李树峰与中青八班学员交流

 

 

三、十一个摄影理念

在谈及摄影理念的重要性时,李树峰提出自己认为对摄影人有帮助的十一个摄影理念。第一、摄影即看法:看法就是看事物的方法。“看”不一定是“见”,“看”是扫描,“见”才能有心领神会。如果只是去“看”而没有达到“见”的层度,那就捕捉不到有意义的事物。俗话说,熟视无睹,看的久了就不会“见”,因为会逐渐变得麻木,产生审美疲劳,这是人的本能。而作为摄影家就要破除这个本能,要注重“发现”,目光要敏锐地抓住关键的信息,同时自己要像烛光一样照亮这个世界。当思想的光辉和现实的反射光进行碰撞的时候,能够产生心灵感应。

第二、构图是对现实生活局部瞬间的勒切:构图是摄影师通过逼迫事物产生联系,从而达到自己最终要求的一种过程。摄影师的能力在于发现和把控构图,迅速地进行判断与组合。第三、“摄影式观看”:首先把事物从现实存在中提出来观看,接着在后期呈现上将影像“大写”,最终引起社会关注。

第四、摄影的两个阶段是发现与呈现。第五、摄影是收藏生活与影像化的家谱。第六、摄影是对生活的提炼和萃取,能够从照片中提炼出“糖”——生活的美化,或者“盐”——生活的底色。第七、摄影人要明确拍摄目标,确定影像的说明性与诗性,不要“骑墙”。第八、在新闻和记录摄影领域,真实是第一位的,美是第二位的,不要“以美害真”。第九、走个性化道路,摄影要有个人风格,对抗雷同。第十、摄影是搬运场,把物理场通过影像搬运,让读者产生心理场,实际上是空间的搬运。第十一、摄影存在于现实与超现实之间,是现实中对超现实的窃取。

四、摄影与时代

随着社会经济形态、媒介传播形态、主体表达手段的发展,现代社会已经进入文化经济时代,摄影已经实现大众化和日常化。夜晚也可以拍摄到被遮蔽住的生活,同时私人化的影像浩如烟海,这是中国五千年未遇之变,所以摄影是大有可为的。每一张照片都是一座“时间遗址”,探寻这些遗址,后人可以回溯历史。人生中值得留住的瞬间倏忽即逝,摄影能够直面现实生活,留住“时间的遗址”,用摄影师的发现和呈现构建影像文化。

五、摄影的分类

摄影可以按照题材、业态、拍摄目的和文化功能进行分类,而通常所说的记录类与艺术类相片是按照拍摄目的和文化功能进行划分的。而摄影的影像具有两大属性:说明性和诗性。影像的说明性是指照片记录和说明事物的状态和过程,承载有效信息及信息点之间关系的属性;那些主观趋向于客观,追求获取和呈现客观事物“原汁原味”的状态和特征的影像,体现着它的说明性功能。影像的诗性是指照片借助对象事物形式,呈现拍摄者主观情感和思想状态的属性;那些客观趋向于主观,客观事物形式为表现主观思想服务,失去本身具体意义的影像,体现着它的诗性功能。

六、影像“纵”“横”与摄影创作的现代性

“艺术家要走出自己的路,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情感。”李树峰说道,“摄影家应是影像纵横家”。对单幅作品来说,纵是时间,横是空间支撑;有纵横,就有坐标。

李树峰在最后提到影像创作的现代性,并提出六个可以帮助摄影家用艺术的方法表达现代性的路径:第一、用微小叙事取代宏大叙事,用“私”摄影取代“公”摄影;第二、从纵向思维转向横向思维,纵向思维关注的是历史,横向思维关注的是现在;第三、从寻找固定结构转向对不确定性的关注;第四、用个体差异来对抗总体化和同质性;第五、用流变感觉解构二元对立的概念结构方式和逻各斯中心主义;第六、关注人的潜意识,用影像方式对人的精神世界展开精神分析。

“越研究摄影,在影像中发现的规律就越多。”“只要一个人爱摄影,无论你从事什么领域,影像都能给你提供支撑,为你的脚底下铺垫文化砖。”

作者:研修院科研处 杨宗哲

 

李树峰与中青八班摄影领域学员合影

名师简介

 

李树峰,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助理、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摄影家》杂志主编。著有《摄影艺术概论》等;创立中国国际摄影双年展和中国摄影家响沙湾国际摄影周。2009年获得中国摄影金像奖(理论评论),2013年获得“文化部优秀专家”称号,2014年专著《看与见——摄影小札》获得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一等奖。

 

李树峰(中青八班学员、中新社摄影记者廖攀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