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存昕:在经典中寻找道法 抵达艺术理想国
发布时间:2015-08-26 发布人: 字号: A A A

濮存昕老师一身灰T牛仔裤加背包,大步流星走进中国文联第九期全国中青年文艺人才(编剧)高级研修班课堂,如果不是他自曝年龄,没人会想到他今年已经62岁。

 

人艺有着良好的传统传承

北京人艺有着良好的传统传承。新中国成立后,在焦菊隐先生的引领下,用十年的时间建成了世界一流剧院,沉淀了近30部经典剧目,到今天还在上演。我从1991年开始演《李白》,到现在已经演了20多年,就是希望唐诗还能够在今天的舞台上吟诵。我甚至希望在500年后的课堂上,依然能够听到稚嫩、年轻的声音在吟诵我们唐诗宋词。艺术创作要遵循这样的规律:尊重传统,呵护传统,传承传统,在经典中寻找道法,用以创新,抵达我们的艺术理想国。

演员要成为可以让观众“品”的演员

很多老一辈表演艺术家50岁左右的时候,已经形成了饱满的学养和内在的个人张力。和他们相比,我不自信,大概是我获得成功感的时间比较晚。年轻的时候演戏,我拿捏不到轻重,张扬之极,可一使劲,就不走心。这股劲我一直憋着。有了特殊的经历和感受后,再站到舞台上,我才明白什么叫空间释放能力。年轻的时候只会吸气,紧绷,现在知道了要呼气,松弛,在一呼一吸之间,才会形成一个舞台剧演员的气场。演员不要刻意去“找”观众,当你拥有了自己的气场,观众会自己来“找”你。我们要做可以让观众自己“找”过来慢慢“品”的演员。

 

戏剧戏曲学院的要在传统技法上“拿住”学生

戏剧学院和戏曲学院要在传统技法教育上“拿住”学生,这是我在艺术教育上的一个态度。先别忙着创新,把底子打好,才不会跑偏。传统戏曲讲师承,一个演员还要经历上百出戏后,才能作为主角正式登台。有了师承,有了上百出戏的基本功打底,才更有可能在经典的基础上再攀登。

60岁做好生死功课

60岁生日的时候,我给自己写了幅字:“玩学做悟舍了”。“舍”就是放下年轻时候追求的所谓“完美主义”。一件艺术作品,包括一个艺术形象要允许阴影和瑕疵的存在,正是因为这种不完美,作品才拥有了鼻息和生命。而“了”就是要放下。放下,才能过好当下。这六个字,算是我做的生死功课。

作者:中青九班学员 潘小楼

导师简介

濮存昕,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演员。主演的话剧作品有《秦皇父子》《雷雨》《哈姆雷特》《茶馆》《风月无边》《窝头会馆》等,电影作品有《清凉寺的钟声》《伴你到黎明》《鲁迅》《最爱》等,电视剧作品有《来来往往》《尊严》《曹操与蔡文姬》《闯关东2》《推拿》等,多次获得中国电视金鹰奖观众最喜爱的男演员奖和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男演员奖等荣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