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讲坛(一)
发布时间:2018-06-15 发布人: 字号: A A A

为加强不同艺术领域学员之间的跨界交流,促进学员创作成果和思考的分享与互鉴,达到“学学相长”的研修效果,中青十三班进行第一次学员讲坛,先后六位书法门类的学员走上讲台,就自己对书法的理解和亲身经验进行了深入的讲解与交流

王卫军:扎根传统书写时首先要提升人品修养,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人品高尚者,其笔下一点一画自生清刚正阿之气。清雅者,下笔不会落俗气,污浊者笔下脱不去污浊。颜真卿书法中透出的“临大节而不可夺”的英雄气概,历来为后人所尊崇。正所谓“古之人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 

其次要提升学识涵养。书法是靠学养支撑的艺术,失去学识涵养,书法就成了失去灵魂的形式、符号。时下书坛,由于种种原因,滋养书法的传统文化日益缺失,书法创作面临着失语的尴尬局面。因此,我辈书家,要高度重视学养的积累,学养深了则意蕴隽永气息醇古,书艺自然超逸绝尘。

再次要丰富生命体验《兰亭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帖》这些先贤创造的书法经典,无一不是他们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心血结晶,更重要的是,无一不镌刻着他们人生和生命的印迹,也无一不因为他们色彩斑斓、跌荡多姿的独特人生而绽放出不朽的艺术光芒。当代书家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观照自然、观照社会、观照历史,担当起一个书法家的社会责任,通过人生的不断丰富,来提升作品的精神品格和文化内涵。

樊利杰:我要讲的是《从书写到书法》,这是接触汉字、学习书法最开始遇到的问题,其实也是我们一辈子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书法不仅是书写的方法,而是指向了一个目标,因为方法终归是为目地服务的。其次,要明白书法不仅是艺术的,更是文化的,客观认识书法的属性。再次,具体学习中,从静止的帖,到静止的临摹作品,要能通过动作去诠释。

要想从书写到书法,有几个要点:一是大的方向要正确,即通过临摹,学习古人的技法与精神。二是方法要正确;三是心态要端正,如聪明人下笨功夫、享受书法之乐、清醒面对名利关、认清自己学习阶段、不忘初心等。四是要认清个性一定是建立在共性的基础之上的,先继承后创新是传统艺术的基本规律。学习中,要对工具有一定的了解,并要对学习的时间、生与熟、快与慢等方面展开思考。最终,以得到作品的气韵为标志,从书写进入到书法艺术的大门。

关宁国:“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熊秉明语),它是每个时代美学最集中的表现,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尚古、明清尚势,现当代多元化的审美,为我们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史诗般的大作佳作。

书法创作是在纷繁复杂的古代文字遗存中分析分解再将其综合应用,集“古、时、己”方为佳作。

一件书法作品的构成包括点线、结体、墨法、章法,由此四种要素形成了书法作品的面貌、格调、风格等。

楷书作品以“合临”方式临写魏碑墓志六品,变被动为主动,具创作意味。如扇面楷书,寓动于静、情韵相宜,以期宽博从容蕴藉之态。行书作品我以欧阳询笔意再现其峻拔劲挺、英姿颯爽之态。草书作品重笔势、体势,强化墨法,以达到书写时酣畅淋漓的状态,欲追雄强气势。

书法学习须调动自己的审美情趣,在众多的碑帖中寻找捕捉“自我”,吐故纳新。

中国书法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让我们徜徉于汉字的时光长廊,用一辈子体味书写的敬意与喜悦。

谢全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唐颜真卿的《祭侄稿》和宋苏轼的《黄州寒食》帖三大行书同是手稿,却在不同的背景、不同的心情下写就了三种不同的艺术风格。字里行间流露的是情绪的变化,是灵魂的体现。没有一件作品是刻意表现艺术的,都是在技术成熟的基础上的自然流露,而这恰恰是最高的艺术境界(结合当下就是我们经常讲的自然书写性)。我们学习古人就是要回归到这种自然的书写状态。

贺炜炜:我的微课题目是《赵之谦的启示》,选择这个题目是基于以下考虑:一是赵之谦是清代艺术大家,碑学代表;二是我自己极喜欢赵之谦风格,在实践上有诸多取法。赵之谦浙江人,祖富商,父亲一代,家境败落,遂弃商从文。赵之谦一生,可谓不幸连连:科举落第,年少失亲、妻离子散、儿女病死、为官卑微、体弱多病、客死他乡等,因号冷君、悲庵。

赵之谦生活虽不幸,但在艺术上却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他在学术、文章、诗歌、书法、绘画、印章等诸多领域都取得巨大成就。总之,除了天分,坚守艺术理想、对艺术的执着以及为此做出不懈的努力是必备的。

蒋乐志:我仅从文本、书风、大小字等角度分述如下:1、关于文本的选择。由于自己受长期以来阅读、写作训练的限制,对自己撰写的诗词文赋总是难以满意,所以,选取权威出版社出版的古典诗文论著中适合表达个人特定环境特定心情的文辞,是我对文本选择的基本依据。2、关于书法风格的选择。我并没有想过要塑造自己的书写风格,但对书法风格的选择有过一些思考。近年来我主要学习的是赵之谦大字行书,尤其是他成熟期的作品,同时,我也将自己的书法风格选择拓展到了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杨凝式、米芾、苏轼、何绍基等。选择他们,我并不是想全面地去学习他们,而着重关注了其中的“共性”:拙厚的、宽博的、阴阳相生的、动静结合的、文人气息的,等等。3、关于大小字问题。个人觉得:就大、小字训练而言,写大字的难度要更大一些,却也更能理解用笔、结字、布局的妙处,从而更好地深入理解书法。从大字往小字方向写,只需适应不同的书写工具、不同的发力部位去驱动毛笔作字,即可表现汉字的美妙神采;从小字往大字方向写,因为小字原本能够表现的笔墨空间相对狭小,动作也就相对简单,一旦放大,易于流于简单。

编辑 / 摄影 | 教学科研处 于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