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讲坛(二)
发布时间:2018-06-26 发布人: 字号: A A A

马少敏:2006年甘肃省京剧团决定在舞剧《丝路花雨》基础上进一步加工,编创京剧《丝路花雨》。该剧由我扮演主要人物英娘。剧情突出了现实意义,讴歌了民族间的融合与团结。京剧《丝路花雨》将敦煌文化与京剧传统有机融合,运用敦煌壁画中的舞蹈恣态,做到边唱边舞、歌舞并重,体现了“歌舞演故事”的京剧本体特征。同时在音乐素材上充分吸收了西部民歌元素,特别是花儿音乐。通过传承与创新,京剧《丝路花雨》成为新编京剧中的杰作之一。

王丹红:徽剧《贵妃醉酒》演出本,出自日本内阁文库《时调青昆》中选出,并结合早期徽班演出本加工整理而成。因而与京剧《贵妃醉酒》剧本有所不同。音乐上徽剧唱的是三百多年前“徽池雅调”的高腔(即“青阳腔”)。青阳腔腔句多采用“一唱众和”的帮腔形式。还可根据人物情感,于节奏中夹进“靠腔锣鼓”。徽剧《贵妃醉酒》的表演,在审美风格上气势宏大,华丽排场,太监宫女自始至终簇拥,载歌载舞,具有大气厚重、华光溢彩的视觉呈现。

吴燕琳:浙江话剧团初始于“延安话剧”时期,1949年由抗战演剧四队组编成立至今。创作了大量的经典剧目,1988成立儿童剧团,以每年八百场为少年儿童创作演出 ,累计为一千万少年儿童演出上万场,创造惊人的成绩。2010年浙江话剧团由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至今已有七年,那是非常艰苦、艰难、艰辛的七年!我们“立足儿童剧,大力发展话剧”,创作风格上,坚持走原创现实主义剧目建设的道路,坚持“抓精品、拓市场、强管理、求发展”;市场营销培育“稳固公益性演出市场,拓展商业性演出市场”、“立足浙话艺术剧院,辐射浙江,链接长三角珠三角、进军上海、北京等国内一线城市”;以“出人出戏出效益”为目标,努力争取成为“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省级院团。我们将立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饱含民族精神和中国精神的精品力作,向建国七十周年献礼!

谢悠:这次讲坛我主要介绍了自己的获奖作品《青涩日记》,并与大家分享了其背后的故事。然后,以这部电影为例子,我讲述了自己在电影创作上的一些感受和想法。我力求把原著的思想性和我们这代人的时尚理念相结合,使电影好看,又不至于肤浅。虽然当今的电影大多趋于“产业化”,人们在追逐经济暴利下的“娱乐至死”,但我相信既然电影是精神产品,那就可以把娱乐也做成美味的鸡汤,而不只是可乐。我认同活在当下,也相信宁静致远。

郑晓佳:纪录片在最近几年深受人们的关注,这种关注的背后体现出了纪录片区别于其它影视作品的独特魅力,那就是它的真实性。真实性是纪录片的灵魂、是它的生命。

纪录片的创作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尤其是历史类的纪录片。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懂得了一些影视之外的知识 ,更多的是学习了一种态度,对艺术创作的态度——敬畏之心。我相信这种体会,会一直伴随着我,让我在以后的创作中,时刻牢记。

秦岭:要提高影片的观赏性,创作者在剧本阶段就要确立市场观念。既要给观众带来有冲突、有悬念的新鲜故事,又要塑造出真实可信、有感染力的人物。

“好故事更要讲好”。在影片的创作过程中,视听语言的创新与思想观念的创新一样重要。

近年来,英模片的创作者们以“常人视角”、“平视视角”来表现人物已经成为一种创作共识。

数字特技参与制作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影像的表现力,对创作者的思维方式也带来了强烈的触动。主旋律电影要重视将先进的特技手段运用到创作之中。

 “小成本、正能量、大情怀”的创作原则体现了观众的主流审美和价值取向,对主旋律影视创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编辑/摄影 | 教学科研处 于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