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十四班 | 王宏:讲故事与讲有意思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9-09-12 发布人: 字号: A A A

       9月9日上午,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特聘导师、国家一级编剧王宏,为中青十四班学员们作了题为《讲故事与讲有意思的故事》的专题讲座。

王宏授课

       王宏结合四十多年的戏剧创作经验,首先分享了自己对“有意思的故事”的理解。有意思的故事并不是非常高深莫测的思想,也不一定都要承载非常宏大的教化主题,而应具有一种分享性,能够在寓教于乐中与观众互动并让人有所思、有所悟。怎样才能讲好有意思的故事,王宏认为,在剧作构思之前需要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即写什么、演什么、看什么、评什么。

       “写什么”要解决的是选择什么故事、承载什么主题,但又要避免“主题先行”,要将创作的中心放在如何赋予舞台形象的生命、温度、思想等方面。“演什么”的重心在于重视演员的表演形式。舞台艺术是一种当众表演,每一场演出都是当众直播。戏剧创作应该为演员设计个性化的表达情境来承载其思想和剧情。“看什么”是要注重对观众的揣摩。舞台艺术在创作过程中不仅需要深入生活,仔细揣摩观众的审美心理,同时更需要想象力,而想象力保证了作品和角色能够与观众建立一种情感关系,并促进观演关系的化学反应的形成。“评什么”是要重视批评家对作品的评论。艺术评论能够把创作者发现不了的东西进行阐释,从而反过来刺激其把更多的美学和哲学价值发掘和创造出来。

授课现场

       最后,王宏为学员们总结了他在艺术创作上的“四字箴言”:一是“左顾右盼”,必须要了解自身从事的艺术领域的行情和发展,了解自己的同行,了解同类艺术作品的质地和走向;二是“得意忘形”,艺术创作要得其真意而忘其形态,体现自身的艺术个性;三是“出尔反尔”,艺术创作应该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不断地质疑和修正自己;四是“似是而非”,不能让主题的呈现流于简单的、表面的阐述和说教,而要努力通过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让观众看完戏真心地体验出来。

       王宏的授课为从事各文艺创作领域的学员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合影留念

       授课老师简介

       王宏,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特聘导师,一级编剧,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出版有《泰山人——王宏小品集》《母亲河——王宏曲艺集》《王宏剧作选》四卷等专著。主要作品有话剧《冰雪丹心》《士兵们》《生命档案》《泉城人家》《陈奂生的吃饭问题》等,大型戏曲作品《黄显生》《枫叶如花》等,小品《种子》《装修》《足疗》《障碍》《你摊上事了》等两百多个,曲艺作品《懒汉糖葫芦》《生灵叹》等一百余篇。其作品多次荣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大奖,文华剧作奖,中国戏剧奖,解放军文艺奖,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中国话剧金狮奖,中国曲艺牡丹奖,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中国文联“全国百优青年文艺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作者 | 中青十四班四组 李石

摄影 | 中青十四班 龚裕凌编辑 | 教学科研处 牛绪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