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辰:策展与当代艺术及理论
发布时间:2020-10-14 发布人: 字号: A A A

       10月13日下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教授王春辰为中国文联第四期视觉艺术策展人高级研修班的学员作了题为《策展与当代艺术及理论》的专题直播讲座。讲座中,王春辰结合自身的策展经验,从策展的历史切入,通过一系列经典的展览案例与学员分享了自己对策展的理解和思考。

王春辰授课

       “什么是策展?策展人是干什么?”讲座一开始,王春辰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他从策展人的概念出发,向学员们展示了策展在全球的发展历史。在讲课中,他以时间为线将策展的历史划分为1900年之前,1900-1940年代,1940-1960年代早期,1960后期-1970年代,1980-1990年代早期,2000年后六个阶段,结合不同时代的经典展览案例,王春辰总结了不同时代策展所发生的重大转变以及促成这些转变的重要因素。

       1863年,由塞尚、惠斯勒、马奈等艺术家所组成的“落选者沙龙”,标志着展览体系作为一种重视独立和创新的艺术形式走入了公众视野。进入20世纪初期,现代建筑的出现促成了展览空间的变化,展览从过去的古典建筑空间进入到“白立方”的空间中,这就直接促使了更具灵活性的现代主义展览范式的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这一阶段,策展人哈罗德·泽曼在1969年策划的展览“态度变为形式”具有重要意义——策展人将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和创作行为作为作品进行展示,开创了一种新的观念模式,是当代展览历史上的重要转折。诸如此类,王春辰通过一个个案例分析梳理出了策展在全球的发展历史。

部分学员听课截图

       伴随着讲课的深入,王春辰引出了策展人应具备的几点基本素养。首先要对艺术史了解,了解艺术理论的发展及艺术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其次要有很强的写作能力,能够将自己的观点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第三,策展人应该是博览各种知识的人,只有如此,才能有更开阔的思路;第四,策展人要对展览空间熟悉,具有空间驾驭能力。他认为,如今的艺术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绘画,而是远远超越绘画,是一个更加综合的艺术形式。所以,对于今天的策展人来说,除了对历史的了解,对工作方法的了解,对展览组织形式的了解,最根本的是对艺术的了解。策展是一个充满想象和创造的过程,是整合各类知识、思想的一个中间环节。对于策展人而言,今天的策展是一个更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课后学员提问

       课后,学员围绕授课内容和实际工作中的疑惑向王春辰提问,王春辰做出了解答并鼓励学员正视挑战与困难,在未来的工作中充分发挥策展人的作用和价值。

部分学员打卡内容


撰稿 | 策展四期二组 王亚静

编辑 | 国际研修处 刘怀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