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五期 | 策展案例分享与座谈交流(一)
发布时间:2021-09-15 发布人: 字号: A A A

       9月10日下午和9月13日上午,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的四位海外五期校友: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研究员、影像艺术中心主任蔡萌,中国美术馆副研究馆员魏祥奇,故宫博物院展览部副主任、研究馆员孙淼,新媒体影像艺术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长聘副教授邓岩与中国文联第五期视觉艺术策展人高级研修班(简称“策展五期”)的学员们开展了本期研修班的前两场策展案例分享与座谈交流活动。

       蔡萌以《关系、判断及有效性——我在CAFAM的策展实践》为题,从“创作展览”概念的角度与学员们探讨了他对当下策展的理解和认知,为学员们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策展理念。授课过程中,蔡萌着重阐述了“创作策展”这一策展方式,它是一种从创作角度出发的策展实践,即将当代艺术作为研究方法,在对艺术思潮、现象、生态、艺术家个体(或群体)的创作作出判断和反应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展览受众与文化环境、展览空间与策展技术,以及材料和手段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由此展开深入研究、分析、测试、判断的策展实践。随后,蔡萌详细阐述了支撑“创作展览”的“策展技术”,它指的是策展人对“艺术家-作品-展览空间”展开的分析、研究、讨论、并处理呈现和实施过程的各种关系的一种技巧。艺术家和策展人的认知结构不同,策展人不只要面对艺术家,还要指挥和应对包括核心策展团队成员在内的各种人,要在一个宏大的文化语境中去判断展览的有效性,并在各种复杂关系中找到绝佳平衡点,方可达成目标。

       魏祥奇首先通过详实的数据向学员们介绍了中国美术馆的基本展览情况及展览类型,他还特别提到美术馆典藏作品“一个美术馆有很好的馆藏,才能将这些馆藏作品通过主题进行呈现,美术馆要做好典藏活化,以展带藏。”随后,魏祥奇通过他策划的四场主题展览,《伟大征程·时代画卷》《黄河:熔铸民族精神》《在激流中前进——中国美术馆藏黄河题材美术精品展》以及《不负青山——中国美术馆藏建设美丽中国题材作品展》向学员们分享了策展期间他遇到的实际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其中《黄河:熔铸民族精神》和《在激流中前进——中国美术馆藏黄河题材美术精品展》都是关于黄河的主题性展览,由于两个展览的场地、作品数量、作品风格的不同,魏祥奇从多角度对两次“黄河”展览进行了对比分析。

       孙淼以《展览论》为题,通过大量展览案例,与学员交流了如何进行展览策划与设计的问题,并指出博物馆语言应该是让展品自己说话,打动观众。关于内容和形式的问题,也是策展人和设计师之间的关系问题。孙淼表示,策展人和设计师深度配合、相互启发是最理想的状态,他以展览《遇见》为案例,为学员深入剖析了好的展览一定是内容与形式的结合,是策展人与设计师之间在碰撞、打磨中激发灵感。谈到未来展览的方向问题,孙淼提出要寻找生动有趣的主题,探求传统与当代社会的连接点,构建与观众交流的新语境。

       邓岩以《数字媒体艺术与跨媒体应用》为题,通过一系列新媒体影像展案例将学员们带入全新的视角,让大家领略了新媒体展陈的新理念和新技术。他通过新媒体影像展《如何艺术可以重新再来》《人工智能时代摄影图像的空间转换》,向学员们呈现了新媒体技术与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入,以及新媒体技术介入对于艺术的影响。邓岩认为,新时代策展人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要思考如何传播知识的能力,将自身知识提炼出来,让受众接受乃至达到共鸣。他还通过短片《智能通讯技术信息可视化》让学员们看到了如何用影像来准确传达科学意义,展示了策展人知识和文化的认同对于社会影响的深远意义,强调了做文化人要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 

       通过前两场的策展案例分享,学员们拓展了思维边界,进一步提升了作为策展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文化内涵、艺术审美和策展艺术等角度得到了升华,引发了大家对如何做好策展的深入思考,为以后的策展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做好一个有价值的展览是所有策展人应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撰稿 | 策展五期四组 汪文斌、孙昕昕,策展五期三组 李征

摄影 | 文艺研修院 邹晗,策展五期 何玲

编辑 | 文艺研修院 邹晗

编发 | 文艺研修院 姜妍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