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联首期全国中青年文艺领军人才班
分享到:

举办背景


为进一步加强文艺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批有影响力的各领域文艺领军人才,2019年中国文联组织实施“全国中青年文艺领军人才培养工程”,通过举办全国中青年文艺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简称“领军人才班”),努力造就一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和高素质文艺领军人才,为繁荣发展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2019年至2023年领军人才班分别于北京、陕西、广州开展三次集中培训,课程突出思想引领,坚持高端定位,倡导德艺双馨,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教学始终;以多艺术门类跨界研修为特点,突出不同艺术门类的融合,艺术传承与时代发展的融合,民族情怀与国际视野的融合,艺术与科技、市场的融合。培训以“多领域跨界交流”为特色,以“名家大师引领”为根本,以“多样化研修方式”为载体,邀请舞台艺术、造型艺术、叙事艺术领域的全国知名专家围绕学员项目开展辅导讲座和创作交流。

在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的支持下,中国文联人事部、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面向领军人才班学员开展了“2020中国文联全国中青年文艺领军人才重点项目扶持”,资助扶持京剧《贞洁泪》、电影《村里的年轻人》、大型交响组歌《热土》、曲艺微电影《锅碗瓢盆太平年儿》、杂技剧《化蝶》等共22个优秀文艺创作项目,作品通过演出、公映或展览,得到了业界专家的认可,并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学员在研修培训期间,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3人次、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5人次、全国劳动模范及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3人次,还有多位学员获国家级、省级文学艺术奖项。


基本原则

——突出思想引领。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摆在最突出位置,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观等思想理论教育。

——坚持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围绕文联工作和文艺事业发展需要培养人才。

——坚持高端定位。坚持高标准、高要求,宁缺毋滥,真正发挥领军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

——倡导德艺双馨。做到思想理论培训和跨界研修培训相结合,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

——坚持开放创新。拓宽选拔视野,把新文艺组织、新文艺群体中的高层次人才纳入选拔范围;创新培养方式,加强跟踪扶持,提升培训质量。


基本情况

首期领军人才班学员共计37名,来自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男性26人,女性11人,平均年龄44岁。从艺术领域来看,文学1人、戏剧4人、电影4人、音乐6人、美术4人、曲艺3人、舞蹈4人、民间文艺4人、书法2人、杂技2人、电视2人、文艺评论1人。

本期班课程包括主旨报告、名家讲坛、国情时政、经典诵读、艺术交流等内容,采取课堂授课、现场教学、案例教学、作品观摩、座谈研讨等多种培训方式开展教学,为学员搭建跨界交流和相互学习的平台,通过多种方式增进教学相长、学学相长,保证学习实效。


部分授课导师简介

陈振濂,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特聘导师,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书法艺术家、理论家。曾先后在国内外举办个人书画篆刻作品展、书画篆刻著述展及书画篆刻文献展,出版学术专著《中国画形式美探究》、《现代中国书法史》等,内容涉及古典诗词、中国画、书法、篆刻等各方面,并旁涉日本书法绘画。主编《书法学》学术专著,1999年获文化部第一届优秀艺术科学成果奖;获首届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理论奖”。在书法教育方面有“陈振濂书法教学法”,有史以来第一次以书法教育学成果获国家级大奖(1988)和霍英东教学基金奖(1989)。主编《大学书法教材集成》十五种,2003年获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教育奖”。


钱念孙,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曾任安徽省文联副主席、省评论家协会主席、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省政府参事,英国杜伦大学、伦敦大学,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汉普舍尔学院客座教授。1992年获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同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出版著作《文学横向发展论》《朱光潜与中西文化》《重建文学空间》《中国文学史演义》《艺术真谛的发掘和阐释》《诗情画意蕴风流》《无法尘封的历史——抗战旧书收藏笔记》《心灵长城——中华爱国主义传统》《跨世纪的丰碑——中国希望工程纪实》《起点——中国农村改革发端纪实》《中华三德歌》《公民道德歌》等26部,先后五次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两次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三次获中国“中国图书奖”,另获“田汉戏剧奖”(理论一等奖)、“冰心文学奖”等省部级奖10余次。近年提出并开展君子文化、乡贤文化研究,产生较大影响。


陈彦,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特聘导师,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当代著名作家、剧作家。曾创作《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西京故事》等戏剧作品数十部,三次获“曹禺戏剧文学奖”“文华编剧奖”,作品三度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五次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创作长篇电视剧《大树小树》,获“飞天奖”。著有散文集《说秦腔》《必须抵达》《边走边看》《坚挺的表达》和《陈彦精品剧作选》等。长篇小说有《西京故事》《装台》《主角》。《装台》获2015“中国好书”、首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主角》获2018“中国好书”、第三届“施耐庵文学奖”和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赵朝峰,北京高教学会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共北京党史学会常务理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团中央全国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理论导师,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示范课百人巡讲团”。研究方向包括中共党史和党建理论、中国近现代社会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等。曾获北京师范大学第十届“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佳教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017年度影响力人物,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等荣誉。


罗怀臻,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特聘导师,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艺术总监,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自20世纪80年代起,致力于“传统戏剧现代化”与“地方戏剧都市化”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思考,剧本创作涉及京、昆、淮、越、沪、豫、川、甬、琼、秦腔、黄梅戏及话剧、歌剧、舞剧、芭蕾舞剧等剧种与形式。重要作品有淮剧《金龙与蜉蝣》、《西楚霸王》,昆剧《班昭》、《影梅庵忆语》,京剧《西施归越》、《建安轶事》,越剧《真假驸马》、《梅龙镇》,甬剧《典妻》,川剧《李亚仙》,琼剧《下南洋》,话剧《大面》、舞剧《朱鹮》、芭蕾舞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出版著作《西施归越》、《九十年代》、《罗怀臻剧作自选集》、《罗怀臻剧作集》、《罗怀臻戏剧文集》。作品曾获得各种国家级文艺奖项逾百种。部分剧作被译为英、法、日、韩等国文字出版演出。


冯双白,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特聘导师,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著名舞蹈理论家、评论家、编剧,大型晚会策划人和撰稿人。代表作有舞剧《风中少林》《水月洛神》,舞蹈诗剧《咕哩美》《我们新疆好地方》,杂技剧《西游记》《聊斋遗梦》等。著有包括《新中国舞蹈史》《宋辽金西夏舞蹈史》《中国现当代舞蹈史纲》《怎样欣赏舞蹈》,合著《中国舞剧史纲》《图说中国古代舞蹈史》等多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