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呈祥:浙产剧讲述中国好故事
发布时间:2016-03-21 发布人: 字号: A A A

近日,由东海电影集团、浙江和通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联合制作的电视剧《我是红军》剧本研讨会在杭州举行,我院特聘导师,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著名评论家仲呈祥参加研讨会,并接受了《浙江日报》记者的专访,对背离唯物史观的历史题材影视剧提出了质疑,同时高度赞扬了“浙产电视剧”的量大质高。

聊起目前中国电视剧创作,快言快语的仲呈祥说:“我反对过度娱乐,反对娱乐至上。不敬畏历史和经典很可怕。”对于拍历史剧成风的现象,仲呈祥说,并非所有的历史题材影视剧都能引领观众了解历史,有的作品甚至背离了唯物史观,或戏说或穿越,一味追求视听感官上的刺激,篡改了历史。

谈到近几年,一批由浙江创作生产、思想与艺术较和谐统一的优秀作品,在中国影视界兴起了一种引人注目的“浙产电视剧现象”。仲呈祥分析,之所以称之为一种波及全国、惠及全民的文化现象,一是作品立“象”,这批作品量大质高,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覆盖面广,影响力大,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二是人才为本,培养造就出标志着国家一流水平的编、导、演、音、摄、美、录和制片人等方方面面的一批领军人才;三是观众乃父母,这批作品在生产自身的同时,也“生产”出一大批具有较高审美素养和鉴赏水平的热心观众群体;四是理论为灵魂,这批作品从创意到制作再到评价,一以贯之地以正确的文艺观为导向,讲中国故事,传中国精神,走中国道路,因而也同时培养造就了一批旗帜鲜明、方向正确、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文艺理论批评工作者。这四点,弥足珍贵。

仲呈祥表示,文艺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这么多年来的创作实践已经证明,优秀作品就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编剧是一种艺术创作,要有高度,要把观众当成交流者,通过故事引领观众,因为文艺作品是有灵魂的,那就是信仰和理想。也就是说,要正确引领,而不是靠感官刺激。比如写长征,长征是悲壮的——红色浪漫的抒情唯美是很打动人的。仲呈祥提醒编剧们,无论在真实与虚构中,都要从我们伟大的历史出发,即便是虚构情节,也要在历史的大背景下去体验、感悟,而万万不能从类型片出发去进行构思。

说到《我是红军》,仲呈祥认为,这个剧本的视角与以往不一样,是从一名普通红军战士的视角出发的。尽管这是革命历史题材,但编剧的出发点是真实地再现历史,从感悟历史中升华出故事、人物和精神高度来。仲呈祥说,在创作剧本时,非常重要的第一条是剧本的历史真实感,也就是大历史背景真实,但这与虚构并不矛盾,比如《红色娘子军》中的主角吴琼花就是虚构的,但是形象深入人心。这就是精神的力量,观众当然认可。

正如仲呈祥所言,文艺作品要靠历史品位和美学品位去吸引、感染受众,要有引领性、指向性,而不是一味迎合受众的时尚需求,一味强调所谓的观赏性是没有指向性的,观赏性因人而异、因时而变、因地而迁,只有保证历史品位、美学品位,才能够真正具有吸引力、感染力。

来源:浙江在线

导师简介

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特聘导师,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兼任南京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院长等职。著有《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合著)、《当代文学散论》、《审美之旅》、《大学影视》、《文苑问路》、《艺苑问道》等学术专著十余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求是》、《文学评论》、《文艺研究》、《艺术百家》等重要报(期)刊上发表论文400余篇,提出了文化功能的“氛围说、宝塔喻、引领论”和“文化化人、艺术养心、重在引领、贵在自觉” 的文化建设理论主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