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策展人访谈录》之陈小波:回到历史的深处
发布时间:2015-05-27 发布人: 字号: A A A

陈小波,新华社高级编辑,“新华典藏”项目执行主编、“新华影廊”首席策展人、“口述新华”撰稿人,从事摄影编辑工作长达30余年。伴随她职业生涯的另一重身份则是摄影策展人。

“我不是什么评论家、著名策展人,我只是一个历史的梳理者、看照片最多的编辑。”午后的阳光洒进新华社摄影部一个略显局促的空间。陈小波这样定义自己的身份。

一份温暖自己照亮他人的工作

采访者:波姐,请介绍一下你的工作状态。

陈小波:我1983年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新华社摄影部。我当时一愣:我跟摄影有什么关系?我连相机都没摸过。但是很快,我就爱上了我的工作。

我此生能在新华社做一名图片编辑心满意足。我几乎没有一天厌倦过我手上的工作。这个职业厚实、宽大、有品格,是一份真正温暖自己、照亮他人的工作。三十年来,我爱我的工作并沉迷于此——我因着工作和摄影者踏遍千山万水,远离喧嚣并兴致勃勃,还见到万千隐没在民间的高人;我在历史的秘境中穿行,那些深藏的图片让我笑让我流泪,让我心脏骤然停顿;我坐在百余位摄影家身边聆听摄影背后的波澜人生,他们的故事经过我的书写可以留在人间;我拥有了一生的友人并与他们建立彼此间的智慧通道,在将来的岁月中我也会与他们风雨同舟;我在海内外或硕大、或微型、或规整、或异形的一个个展厅把我热爱的图片庄严地置放进去……我从一个只会写“图为……”的初级编辑,走上了图片编辑可以走的N条康庄大道。

真正的事业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图片编辑更是如此。因为做图片编辑,让我从万物中学习,让我看到人类的那么多面孔,我的生命因为我的职业得以拓展、延伸……走在新华社院里唯一的林荫小路上,我日日感恩:我此生如此幸运。

跨国策展经验是当代策展人必备的条件之一

采访者:在您的策展语汇里经常提到“完成度”这个词。请您为读者分享一下您对这个概念的理解。

陈小波:策展人“需要有效率地安排工作,以及在压力中做出自信的决定,并在时间期限内完成工作。”策展人除了拥有开放的视野、诚信度、策展理念、丰富的资源外,展览的完成度是硬道理。

比如《中国:从五十年代到现在》这个展览,我会在每个环节上都亲力亲为。制定选题;选择照片;盯着技师对每张底片进行清洗工作;恢复剪裁掉的细节;参与制作照片全过程;因为欧洲总分社提出展览结束后把照片留在那里多次展览的请求,我们在照片装框等技术环节上一次次提出要求。行前,我和助手高静带上了所有能带的工具,绳、钉、钩,全部装箱带上飞机。

在瓦隆尼艺术中心展场,我们进入展览布置,一个挂钩、一幅图片的摆放,一个角落、图片的阅读顺序和关系,我和助手高静整整忙了三天。我们试图在展场的视觉设计上,用现代性的方式表现现代性的中国。最后我们在展厅的上下两层分出了主题:“中比关系”、“妇女”、“儿童”、“生产与生活方式”。

跨国策展经验是当代策展人必备的条件之一。我们在一个全然陌生的城市和展厅,完成了一个如此重要的展览,是一个考验、更是一个机遇。

中国,正在成为世界摄影的中心,高达一亿人手持高级单反,上天入地,无所不至,称中国为“摄影大国”毫无疑问。但是,我们为世界贡献了几个摄影博物馆?贡献了几个摄影大师?几幅传世之作?贡献了多少位影像学者?多少为摄影史研究者?更重要的是,我们为世界贡献了多少位可以在世界摄影版图内熠熠发光的图片编辑和策展人?

如果说:目前中国摄影生态存在太多问题的话,原因之一就是摄影者太多,好编辑太少、好策展人太少。

我坚信:当那一天来临-----当有天赋更有担当的图片编辑和策展人队伍壮大威武起来,中国摄影令人焦虑的状态定会改变。

我们国家300多所大学里有摄影系。我觉得真的应该培养更多的编辑、培养策展人。一个好的策展人一定会对推动整个影像文明做出巨大的贡献。

访者/王妍峰 郭子瑞

 

《中国:从五十年代到现在》展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