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策展人访谈录》之陆蓉之:“策展人”一词最早的中文翻译者
发布时间:2015-05-25 发布人: 字号: A A A

陆蓉之,美籍华人,1978年开始从事策展工作,著名策展人、艺术评论家。20世纪80年代,最早将curator翻译成“策展人”并介绍到中国台湾。

陆蓉之

2015年的第一天,北京辽宁大厦,天空爽朗无云,冬日午后的斜阳洒在绵软的沙发上。

“您好啊,久等了”。红色齐耳短发,粉绿色卡通人物套头裙,10厘米高跟靴,64岁的陆蓉之款款而来。这位被策展人圈中流传为敢为人先的女策展人,“一杯卡布奇诺,谢谢”。

采访者:有媒体报道,您是“策展人”一词的中文译者。如今,策展人这个词已经使用得很广泛了。您还记得当时翻译的情形么?

陆蓉之:当然记得。20世纪80年代左右,我引介国际展进入中国台湾时,发现大家依据字典都将Curator翻译成馆长,觉得很不妥,馆长明明是Director才是。于是,我想了两个晚上后,决定用“策展人”这三个字作为Curator的中译名。不过,当时并没想到日后会流传到大陆来,更没想到如今策展人会成为一个时髦的行业。

采访者:您长期行走于世界各地,在美国、欧洲、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和大陆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威尼斯双年展上都策划过展览。您也与不少中外的当代策展人有交往,那么,您了解的“策展人”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业啊?

陆蓉之:“策展人”这个名词原本是在西方的系统里头被发明的,不是咱们中国人创造的,就是所谓curator。这个词,原本的存在场域是美术馆和博物馆。策展人通常都挂在美术馆、博物馆里面,做展览、做研究是他们的工作。他们通常是有艺术史专业背景的人,除了研究、展览,他们还做陈列和教育。

近年来,所谓的双年展变得非常流行,而很多地方的双年展不见得是常设机构,双年展通常每两年举办一次,就不需要把一个策展人养两年,所以他们往往都是聘请独立的、临时的策展人来工作。而这些独立的、临时的策展人往往很多也都是在美术馆任职,或者曾经在美术馆任职。可是大家因为这样就觉得策展人都是那些独立策展人,其实错错错,那个比例是很低的。更多的策展人都是存在于体制内和机构内的。

采访者:我们最近还在讨论一个问题,那就是策展人是不是视觉艺术领域专属的,目前国内外舞台艺术领域也有称其为“策展人”的,比如国内爱丁堡前沿剧展就有策展人这一说。

陆蓉之:从双年展变成有独立策展人以后,这个“策展人”变成一个很多领域都在引用的词。所以对策展人还没有“盖棺”认定。

表演艺术里头他们想不到更好的词,一般在过去,他们可能是用director,但是很多时候director背后更是那种行政上的leader。curator是一个比较学术性的头衔,所以当你在策划一个项目,有一种论述的立场的时候,用这个名称我觉得还是OK的。假如说你是一个纯商业出发的项目,最好用manager就可以了,我是这么认为的。

2009年动漫美学双年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