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六期王化武:行走西北大地 游走戏曲话剧之间 ——漫谈四部戏创作感受(上)
发布时间:2016-02-16 字号: A A A

自去年九月份以来,先后执导舞台剧《抗日虎子》,大型秦腔历史剧《陇上铁汉》《邓训》,话剧《绿梦》,我在这几部不同风格、不同地域、不同题材的戏剧作品的创作中颇有感触,漫谈心得,总结经验,以勉自己。

一、相互沟通

从几部戏的创作来看,首先在研读文本时,都存在编剧写事件的过程,而在刻画人物内心情感方面,以及人物随事件发生变化、主人公命运的转变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这就给自己二度创作带来许多困难。编剧的文笔功力、舞台经验、人生经历都会影响编剧的创作,而如何同编剧很好的沟通是重要的一步,如何把自己看到的文本问题提出来,说服他按导演的意图去修改很关键。这就需要导演用技巧,用自己的创作经验,用戏剧的理论和导演对该剧的创作思维来引导。

比如,在《陇上铁汉》的创作开始,编剧是一位甘肃秦安当地年轻的戏曲爱好者,出于对历史人物安维峻的尊重和自己对传统戏曲的热爱,创作出大型秦腔历史剧《陇上铁汉》。当我拿到文本后,发现剧本完全就是秦腔传统戏的骨架,一段唱词就几十句,而且韵辙、字句的排比都很难进行二度创作,存在事件结构松散,人物性格不鲜明,尾声、收场不动人、不感人等问题。我认为大段的唱词,一段接一段,演员难以完成,而且阻碍了感情的进展,所以唱词必须删减。而且秦腔唱词排比有七字句、九字句、十一字句等,剧本的唱段基本都是十字句,这样就给唱腔设计造成很多困难,也必须减改。但编剧认为自己的每个字都是用心血换来的,不愿修改。那么,如何才能说服他呢?首先要把自己的身份放低,和他以朋友的身份相互沟通;其次我用大量成功的作品和他的文本进行比较,用现代观众的审美引导他,最后我和作曲用了大量时间把文本及唱词五分之三改掉后才得以成功投排上演。

《陇上铁汉》剧照

第二个例子,《邓训》的编剧是青海一位当地有名的编剧,他对自己的文本创作非常自信,而且性格倔强,很难沟通。文本出现的问题,一是情节转换太快,一场戏就转换四次场景,这就给二度创作及舞美设计带来困难。二是随情节发展,戏的后段节奏拖沓。第一个转换问题,我用了二度的虚实场景的来做切换处理;节奏拖沓问题,我把十几句的唱词改为三五句台词说出来,意思内容都存在,而且解决了整体戏的节奏问题。不同的编剧要用不同的方式沟通,导演有权修改文本,但在改戏的时候一定要尊重编剧,征得他们的同意。

《邓训》剧照

二、量身定做

与导演合作的文艺团体、人员的业务能力、对人物的理解的程度都不一样,因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在创作舞台剧《抗日虎子》时,该团体是一群搞曲艺的年青人,当初团领导和编剧想让我作成话剧。我接到文本后,发现该剧是一部反应抗日战争时期以虎子为代表的少年儿童在国难当头英勇杀敌的故事。故事情节感人,人物性格鲜明,是纪念抗日战争七十周年的献礼剧目。如何使该剧更能震憾,感动人?首先要对历史有清醒的认识;其次,了解到该团演员是一帮学曲艺的学生,我第一感觉是把它定为舞台剧,一能够让演员发挥自己的表演特长,二是能够增加舞台的观赏性,三是通过各种手法的运用,来达到激发观众的爱国热情。

 

《抗日虎子》剧照

在创作中我运用了戏曲的虚拟手法,话剧的道白、音乐剧的唱,同时溶入了曲艺的快板,看似比较杂乱,但手法运用恰当,符合剧情,演出后效果非常好。例:虎子的奶奶被日军杀害后,一群孩子要参军,要为奶奶报仇,我就运用了音乐剧,用说唱这种形式来表达人物的内心仇恨之情,舞台展现很有感染力。再有一场戏就是游击队员伏击日军运粮船在水上行进的一段戏,我大胆运用了戏曲行船划浆的舞台动作,加上合声的唱,表现队员夜袭、行军紧张的舞台氛围,加上芦苇的移动,一场动感的行船画面展示在观众面前。抗战戏离不开战斗场面,面对一群从小练快板的演员,让他们举起大刀挥舞,揣着步枪和日军对打,那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可舞台情景需要,必须让他们打起来,动起来,可如何打,如何动呢?我在战斗场面中运用了是戏曲非戏曲,是武术非武术的溶合式对打及边打边唱的舞台动作,要的就是情绪,要的就是仇恨的眼光,加上音乐的情绪渲染,几场的战斗场面都引起了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

※ 明日更新文章下余内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