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剧节校友系列报道之冯必烈:《运之河》编剧的话
发布时间:2015-11-12 字号: A A A

10月25日,第十四届中国戏剧节在苏州文化艺术中心拉开帷幕,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中青班的8位校友或作为主演,或作为编剧、制作人携作品登上苏州的舞台。由我院中青二期校友,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创作室冯必烈编剧的歌剧《运之河》于11月8日参演。以下为冯必烈阐述创作《运之河》时的感悟与思考。

本剧以大运河的开掘、通航为经,以隋、唐的朝代更迭为纬,编织出了一部荡气回肠、催人警醒,并能够释放出正能量的历史正剧。

运河之水,沟通了天下之水,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一千多年的繁荣鼎盛。但力排众议,不惜以倾国之力修通了大运河的隋炀帝,却以其不顾民生的专横暴戾,导致了朝代的倾覆和个人的悲惨结局。

而李唐政权不仅吸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认识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深刻道理,更以海纳百川之胸怀全数承继了隋炀帝之“宏图伟业”,将大运河的功能发挥到极致,最终缔造了一个后世的中国人在梦中都不无憧憬的“大唐盛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运河,不仅是一条沟通天下,纵横四海的“运输之河”,更是一条承载了国家命运、朝代命运乃至个人命运的“命运之河”。

“一条大河的诞生,两个朝代的兴亡。”历史不容忘却,历史背后的经验教训和现实意义值得我们理性反思,隋炀帝修建大运河就是历史留给后人的一面镜子,它警醒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纵观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成功却又失去江山的故事,揭示了‘宏图大展’与‘天下归心’的命题,令人深思!”

在创作过程中,我们渴望将这样宏大哲思与气概,融贯于整个文学、音乐、舞台美术、场面调度及全剧的演出之中,努力使作品显现一派大气恢弘、端肃高雅的基本品格。当然,我们也面临着在历史真实与艺术创作之间如何取舍、怎样虚实的问题和挑战——围绕着运河,将隋炀帝、萧后、李渊、宇文化及四个人物纠葛在一起,描写了隋炀帝倒台、宇文化及造反、李渊称帝和开凿运河黎民百姓所遭受苦难的历史过程。基本符合历史剧“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规律。

作为这样一个历史题材,对于隋炀帝的评判,历史学家亦是众说纷纭。而我们则彻底摒弃了将隋炀帝一黑到底的态度,选择了更符合人性的角度去理解与同情——隋炀帝是有能力的帝王,是暴君但不是昏君,隋炀帝虽然无德,但是有功。只是他的功业,没有和百姓的幸福感统一起来,所以才会有“巍焕无非民怨结,辉煌都是血模糊”的说法。换言之,他没有处理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关系,反而成了罪在当代、利在千秋,这才是隋炀帝最大的问题。

隋炀帝在完成帝王伟业的同时却使运河两岸的人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一个手握着国家最高权力的人,他的每一个命令,不论是轻率的,还是深思熟虑的,都将牵动千千万万百姓的身家性命。因此,当每开掘一段运河就会伴随着巨大的牺牲,迎来一连串死亡的时候,下一步怎么走?

该不该停手?那些“轻于鸿毛”的生命能否触动帝王的内心?当帝王功业跟人民利益对立的时候,这条河要不要开下去?......面对这些问题,他做出了选择。最终,他将自己与大众的意愿拉得越来越远,亦将他自己拖入了毁灭的深渊......

于是,一个帝王完成宏业时的无奈、退缩、彷徨、孤注一掷、甚至骄傲与自尊,最终汇成了高潮戏中的“问河“——在大厦将崩、江山欲倒时的仰天反思和呐喊,在运河走向贯通的时候皇朝走向了灭亡。问命运之河,百姓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政权的命运在波浪中浮沉,让他感受运河过程中百姓的死亡和毁灭,亦让人性的复杂性,命运的无奈、帝王的孤独,融合在咏叹调中喷涌而出。而这,正是我最爱的歌剧魅力......

 作者:冯必烈

 

校友简介

 

冯必烈,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中青二期校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创作室编剧。主要作品有:话剧《伏生》;歌剧《运之河》《钓鱼城》《太阳雪》《钱学森》《雪原》等;《城市丛林》《青城》《西城故事》等。曾获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剧作奖”,2012年第四届少数民族会演金奖及最佳编剧奖,文化部第十四届文华奖“文华剧作奖”,第二届歌剧节优秀剧目奖、最佳编剧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