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一期冯石:从中国新兴版画说起 ——写在神州版画博物馆馆藏版画首展时
发布时间:2015-08-06 字号: A A A

 近日,由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神州版画博物馆主办,我院策展一期校友、四川美术馆策展人冯石与艺评人叶莹共同策划的《抗日烽火——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70周年,神州版画博物馆抗战版画专题展》和《历史的印痕——神州版画博物馆馆藏主题组画展》陆续在四川美术馆开展。与此同时,冯石对于中国新兴版画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抗日烽火展览现场

一个多月前,距离四川美术馆新馆正式投入使用仅一个月时间,对新场馆还没能完全适应的我们便一头扎进了新建的库房。在很多参观者看来,地面四层的展厅和集结其中的艺术作品充满了巨大的魅力,而我们却被地下库房中静躺的近八千幅近现代经典版画藏品深深的吸引——这批藏品不仅数量巨大,收藏的全面程度堪称国内公立美术馆类比之最,而且创作时间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成立与早期建设的各个阶段,创作者们更是不乏新兴版画时期、新中国成立前后及改革开放以来各时期的版画名家。由于版画在中国近现代战争和新中国建设中所扮演的独特角色,随着对这批馆藏版画梳理工作的初步开展,近现代中国百姓的生活史、民族抗争史、国家建设和发展史,甚至新中国的早期外交史都逐渐展现在我们眼前。

历史的印痕展览现场

中国传统版画的出现和发展,毫无疑问与印刷术的发明与成熟有着直接的联系。千百年来,版画作为印刷工艺的载体,出现在中国百姓的钱币上、书籍插图中、门神年画上......从版画开始大量出现的唐朝以来,它始终承载着人民生活中印刷术所需触及的各个方面,唯独没有呈现出版画作为一个的艺术门类所蕴含的的独立精神。这样的情况一直到上世纪三十年代,由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开始得以改变——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中国百姓的生活重心出现了转移,在鲁迅的提倡和推动下,许多拥有雕刻能力的青年人更愿意用自己的刻刀反映战争的场景和救亡图存的画面,版画由此逐渐摆脱了作为复制插图的故事性,生发出作为独立艺术的创作性和精神性——中国版画,经过千年的发展,终于由目的转变为手段,独立的精神表达也使雕刻者成为创作者。

抗战初期,由于创作者大多出自杭州艺专、上海美专和广州美专,他们都接受过西方现代主义影响,这使得新兴版画从一开始就获得了较为良好的发展条件。随着战事的推进,全国性的版画组织逐渐发展起来——从1938年成立的“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伊始,到1942年初成立的“中国木刻研究会”(1946年改名为“中华全国木刻协会”),创作者们在深入生活的同时吸收了大量民间美术的特点,很快实现了创作风格的民族化和个性化,也使新兴版画时期第一批创作精英脱颖而出——活跃于解放区的力群、彦涵、古元、罗工柳、焦心河、马达、沃渣,国统区的李桦、新波、张漾兮、荒烟、朱呜冈、黄永玉、丰中铁、梁永泰......他们中的很多人参加了1946年的“抗战八年木刻展览会”,其作品不仅用刻刀表现了整个民族面对侵略的抗争,更记录了战争年代中国百姓的生活细节和精神追求。时过境迁,当今天的国人回顾那段历史时,这批版画的记录显然更为生动而真实。

展览作品——《当敌人搜山的时候》(彦涵)

展览作品——《拖回去的不是粮食》(李少言)

新中国成立以来,尽管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成为唯一遵循的创作手法,苏联版画成为了主要借鉴对象,但现实生活的巨大改变所带来的新鲜感受却仍然刺激着版画的创作。这一时期全国版画界出现了三大地方学派,即以李少言、牛文、李焕民、徐匡、林军、吴凡等为代表的四川黑白木刻版画,以晁楣、张祯麒、张作良、杜鸿年、郝伯义等为代表的黑龙江油印套色版画,以及以吴俊发、黄丕谟、张新予、朱琴葆、杨明义等为代表的江苏水印版画。特别是由军人出身的版画家李少言带领的四川版画家们创作出的多套组画,现在看来,不仅呈现了一个时代的社会价值观,更体现着一代版画人在那个特定的年代对个人风格和艺术价值的追求。

展览作品——《资本家的利润》组画之一(李少言 李焕民)

展览作品——《红岩》组画之一(正威)

1992年,在版画家李少言先生的主持下,作为我国首个专门从事版画收藏、研究、展览的博物馆——神州版画博物馆于四川成都成立。成立初期,由于许多新兴版画运动时期的版画家们都年事已高,神州版画博物馆在首任副馆长王明月先生的负责下,对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版画发展史中的重要作品进行了抢救性的收藏。值得高兴的是,许多版画大家们对此给予了极大的支持,近八千幅的馆藏更使神州版画博物馆成为了全亚洲收藏版画数量最多且质量最高的博物馆。

2015年5月,新落成的四川美术馆新馆专门为神州版画博物馆设置了独立的馆藏版画陈列厅,为这批馆藏版画的梳理和展陈创造了更好的空间条件。但是当我们不断深入的梳理中国近现代版画史的时候便会发现,随着版画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早期黑白木刻版画的价值被逐渐低估,年轻的创作者们更愿意通过对创作媒材和题材的改变来实现创新本身。可是对版画创作而言,这似乎永远都是一个关于创新的悖论——版画与其他画种相比,无疑更多的受到创作媒材的限制,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形式与题材的创新难度,许多青年版画家们甚至为此转而创作起了架上综合材质甚至装置艺术。毫无疑问,对艺术创作而言,创作媒材的改变本身从来都不是问题,那么当代版画创作的瓶颈到底在哪儿?

带着这样的疑问,当我们开始策划《抗日烽火——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70周年,神州版画博物馆抗战版画专题展》和《历史的印痕——神州版画博物馆馆藏主题组画展》时,当我们淹没在几千张老旧的黑白木刻版画和封存几十年的灰尘当中,当我们为精选出来的代表作装好极现代的画框挂上新墙打好灯光的时候,我逐渐明白,无论任何时代、任何媒材,艺术的精神性才是最大的课题。战争结束后的半个世纪,年轻一代人再也无法真正了解到在当年的历史背景下,创作木刻版画已经是一种革新,在刻刀下对社会生活和战争现实的描绘甚至可能让创作者失去自由,在那一张张泛黄的画面中艺术家们当年为之奋斗的新生活,于如今的我们而言已经成了旧社会。这不仅是当代版画创作的围城,甚至是更多艺术门类创作的悖论——每每论及艺术创作的当代性,我们似乎都太关注于创作面貌的改变和媒材题材本身的革新,却逐渐忘记了人类精神与思维作为艺术的本体,应该成为社会创新力量的源泉。

当我们谈论艺术,我们是在谈论什么?这样的命题放在中国当代版画的创作中同样的明确与恰当。当我们赞叹梵高的《向日葵》和《星空》,抛开那天价的拍卖数字,请别忘记在梵高的年代,只有他在全欧洲写实的人堆儿里坚持描绘着心中那个并不那么现实的世界。

文/冯石

校友简介

冯石(右二)在策展一期结业式上

冯石,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策展一期校友,四川美术馆展览部策划人。曾独立策划《个体表达——隐秘的寓言》、《延伸的距离——“漂移社”当代水墨第三回展》等多个展览,参与策划《破碎的文化=今天的人?——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展》等展览。论文《艺术先锋——野草同人画展研究》获四川美术学院学院奖并被学院收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