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八期杨景初:当代摄影漫谈
发布时间:2015-08-05 字号: A A A

7月25日上午,我院中青八期校友、厦门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杨景初应邀做客集美文艺讲堂作题为“当代摄影漫谈”的公益讲座,众多摄影爱好者与媒体记者参与了此次讲座。

 

杨景初授课现场

杨景初的讲座始于摄影作品《西行启示录》的分享,他就近年出访欧美澳多个国家进行国际友城艺术交流时的拍摄体会谈了自己的看法--镜头是双向的,呈现了所摄景观的同时,也呈现了自己的内心。

 

杨景初摄影作品-西行启示录

波茨坦风云-德国

新西兰-午后

天堂来者-梵蒂冈

创世纪-法国卢浮宫

周末音乐会-奥地利

法国卢浮宫《蒙娜丽莎的微笑》

接下来杨景初又分享了自己对过去30年中国当代摄影历程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90年代后期出现的以摄影手法为媒介的当代影像艺术,发展至今越来越有普遍之势。这种方式源于对行为艺术的纪录,在这种完全单纯的纪录中,一些艺术家发现摄影媒介可以产生独立的艺术效果,并且能够强化原创行为艺术纪录的视觉效果。于是一些行为艺术家把创作概念与最终视觉效果相结合;或者直接把摄影放进自己的创作,如一些自拍作品。之后,摄影逐渐成为部分艺术家常用的创作手段,这种手段向方式的转变,最终导致纯粹的当代影像艺术出现。

当代影像艺术的最大特征是前期的素材准备和后期的呈现媒介,都使用摄影手段和摄影材料,但却绝不遵守摄影的客观纪实要求。作品的内容完全是编导、装置并用的共同结果,类似戏剧导演舞美设计,但不考虑时间向度。所以它的艺术思维绝对不是戏剧式的,而是架上油画式的,摄影不过是像绘画完成时的最后一笔。

数字电脑影像技术逐渐广泛应用其中,艺术家利用它来拼接、构成一次摄影所无法完成的超现实场景和效果,所以当代影像艺术是一个多媒体的合成艺术,和原来意义上的摄影并无工艺上必然的逻辑关系。一些艺术家因为难以准确定位自己作品是什么,于是称之为摄影,甚至出现了"新摄影"、"先锋摄影"、"前卫摄影"等模糊的称谓,导致大众认知上的歧义。

最后,杨景初以“当代摄影的两个经典案例”收尾。生动的话语、严谨而风趣的讲解,让大家了解到“当代摄影”的探索方向及跨界现象对创作行为的影响。因为摄影不是孤立的媒介,它应该以一种开放的姿态融入当代艺术中。摄影的形式也不仅仅拘泥于传统的技法,更重要的是一种观念,这样才能拍出好的作品。

案例展示-罗杰拜伦作品

 

 

 

校友简介

杨景初,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中青八期校友,厦门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厦门罗卡当代艺术馆馆长。曾与厦门市政府一起访问众多国际友城并成功策划多次摄影交流活动,个人100多幅摄影作品被美国德州奥斯汀、加拿大温哥华列治文、新西兰惠灵顿、澳大利亚阳光海岸、法国普罗旺斯、荷兰祖特梅尔、立陶宛考纳斯、乌兹别克塔什干、马来西亚槟城、新加坡等政府机构收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