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谈 | 中青十期王玺:草书学习与创作的体会——从全国第四届草书作品展谈起
发布时间:2017-03-09 字号: A A A

对于草书喜爱已久,在本科的学习过程中,分别对历代草书经典进行过临摹,但大都浅尝辄止。2014年一次跟书法专业的同学聊起草书时,谈到关于黄庭坚的草书,越聊越激动,于是开始着手对于黄庭坚草书的学习与研究,算算时间,也将近三年。恰好中国书法家协会今年举办了第四届草书展,我也希望能够通过参赛的方式来检验一下自己这几年草书学习的成果。

在此,我想谈些个人对于草书学习与创作的理解,以及参加本次草书展作品的一些创作构思。

草书学习如同其他书体一样,临摹古人经典是不二法门,而草书尤其是大草之临摹又区别于正书类的临摹,草书是一种不能“实临”的书体。“世间无物非草书”,草书的抽象性是由思想与内心情感所传达的,点线之间的一切关系,都非设定好,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一处的改变,都必然带来整体的改变。线条随着毛笔的运动笔墨蔓延开,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若只是描形,无法真正体会古人在创作过程中的思考,一点一画之间,必须探求其原因何在,想古人之所想,才能真正传达出古人草书的根本原理,而非片面现象。

此外,在草书学习过程中,技法层面的训练绝对不能忽视。古人技法精妙之处,需要细致入微的观察,深入的挖掘,并将其进行分解训练。起收、使转、点触等等,需要千万遍的反复锤炼,达到应用自如的程度。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技法就如同我们烹饪所用的原料,一道美味佳肴是需要上等的原料才可以烹制的。草书的技法高度概括为两点,即点画与使转,孙过庭论草书以使转为性质,点画为性情,“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点画与使转在草书中变化无穷,每种具体的形态,都是需要了解与掌握,把古人之手创造的转换到自己手上,才可以为自己所用。

临摹是学习,创作是运用。在创作伊始,通常都是以模仿所学范本的方式进行,也就是仿作。仿作作为学习阶段至关重要,言古人之言,抒古人之情,下笔创作,便是“引经据典”,做到“下必有由”。而仿作并非最终的书法创作,书法作为艺术,其最终结果必须是具有创造性,而不是完全抄袭古人。袁宏道曰:“秦汉而学《六经》,岂复有秦汉之文,盛唐而学秦汉,岂复有盛唐之诗,夫代有升降而法不相沿,各极其变,各穷其趣,所以可贵”。中国书法艺术相比于西方艺术而言,更加注重传承,而纵观整个书法史,并没有一位书家是以完全的传承而立足于世的,或是对于前人的高度概括,或是基于自身修为的再次创新,书家自身风格才是书家的立身之本。黄庭坚作文主张夺胎换骨,所谓变化。北宋僧人释惠洪《冷斋夜话》曰:“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从词句的借用,意境的借用到多方融合。书法亦是如此,取形到取神,再到融合,最终“意与古会”。

草书尤其是大草创作是心性的流淌,蔡邕《笔论》曰:“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从“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到“张旭三杯草圣传,挥毫落纸如云烟”,我们都可以看出,草书在创作的过程之中,是一种自然的抒发,是在自身特定的书写状态下的内心外化。一切的书写手段此时都是为了传递情感,娓娓道来还是慷慨激昂,闲庭信步还是惊蛇入草,完全决定于自身当下的书写状态。笔法、字法、章法等都是在平日里千锤百炼,而当创作之时,完全进入到自然书写的创作中,当不受任何制约,有法与无法之间的矛盾尤其显著。也正是因为如此,草书的难度也尤为大,成功率也相对较低,所以古往今来草书名家较少,绝佳的草书作品也不多。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草书的魅力才更加得以体现。

草书展作品(局部)


关于本次草书展作品的创作构思

1、 本次草书规定最大尺寸不超过八尺整纸,为了体现大字草书的气势,所以作品尺幅定为八尺,由于没有整纸加上书写场地限制,遂以两张八尺条屏进行拼接。

2、 纸张材料上选用元书纸,纸性为半生熟,既能一定程度上传达出笔法细腻精到,又能体现墨法变化。

3、 书写内容为自作词。

4、 风格定位在以黄庭坚草书为主基调,融合以明清大字草书立轴的艺术元素,追求一种明清气息下的黄庭坚草书作品。

5、 作品形式上追求朴实、饱满、正气,正文部分基本撑满整个幅面,落以穷款,用印三方(引首、姓名、斋号)。

6、 书写上追求笔墨的自然流露,章法节奏的随机变化,能反映草书创作中应具备的艺术元素,但不予以过分夸张,理性与性情兼备,张弛与奇正中和的一幅大草作品。

✎中青十期 王玺


校友名片

王玺,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中青十期校友,书法学硕士,华东政法大学教师,河北美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曾获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优秀奖(最高奖)、第四届“四堂杯”全国书法篆刻展优秀奖(最高奖)、第二届“同和杯”全国书法展一等奖等,出版《中国书法考级规范教材(上、下册)》等(合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