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访谈 | 中青四期王强:真实的力量,还原历史的戏剧性
发布时间:2019-10-25 字号: A A A

       由我院中青四期校友,八一电影制片厂文学部副主任王强编剧的电视《一马三司令》正在央视热播。下面转载王强近日接受媒体采访的部分内容。

王强编剧的《一马三司令》正在央视热播

       作为《一马三司令》的编剧,可否谈谈这个项目从创意到最后成文的创作、开发过程吗?

       王强:这是一次命题作文,最初是厂里交下来的选题,看了素材后,我觉得可以创作一个与过往抗战剧不一样的电视剧,所以就很干脆地接了。创作过程按部就班,先到山东淄博市周村区、滨州市等地采访,写提纲,参加提纲讨论会,补充、扩大采访,修改提纲。因为当时时间要求非常紧迫,所以后来我又找了两个年轻的同事尹元和刘潇一起写剧本,其中尹元是文学系98届的,她们的班主任是苏牧老师。我们三个人合作非常愉快,很快就赶出初稿,广泛征求意见后,又修改了一稿。比较遗憾的是,创作时间太短,剧本缺少精雕细琢。

       《一马三司令》的创作过程中,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最后是怎么克服的呢?

       王强:提纲初稿出来后,有朋友主张要写成像《亮剑》那样的电视剧,把马耀南塑造成李云龙式的传奇英雄。根据素材,这样做的难度很大,并且,照着《亮剑》的路子走,恐怕也是画虎成猫。我对题材进行了分析,感到素材提供的是独具魅力的真实人物和真实的环境,这个方向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一马三司令》剧照

       《一马三司令》中刻画了马家三兄弟的抗日护国的义举,可否浅谈一下人物设置?

       王强:因为是真实的抗战英烈,留给编剧虚构的空间少一些,但是,三个人物的个性,在史料里也很难触摸得到,只能依靠编剧去设置了。

       马耀南是从中学校长成长为抗日将领的,这种人物在我们的影视剧中并不多见。我们写了他的成长史,除了展现他军人果敢的一面外,还写了他儒雅、温和的一面,当然,下工夫最大的是浓墨重彩地刻划他作为五军(后来是山纵三支队)军魂的一面。

       马晓云行伍出身,是抗战剧里比较常见的人物形象,我们着重写他的侠义精神和特种作战式的战斗风格。

       马天民原本是商人,为人八面玲珑,参战后成为抗日部队里的核心干部,似乎在以前的抗战剧里,还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人物形象,这激起了我们很大的创作热情。因为他史料最少,所以我们下的工夫比较多,着重突出他经商的才能和人脉以及他顾全大局的性格。

       您向来的作品多为历史、军旅、抗战等题材,可否谈谈如何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去塑造动人、丰满的人物?如何把较为宏大的主题细化、落地,从而让观众产生联结?

       王强:很多历史题材的剧常常局限于就事论事,有意或者无意地忽略了具体的时代背景,观众可以不在乎,但创作人员绝对不可以忽略,否则,人物就不可信,很多剧情也会不合理。比如,马耀南还没入党,为什么就能成为我党领导下的一支抗日武装的一号首长?这实际上是党在抗战时期的特殊政策决定的。向评论家李准老师请益时,他特地抄了一段党的文件交给我们。再比如,1939年、1942年,为什么敌后抗日根据地两次突然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原因很简单,第一次是武汉会战结束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大批日军回防、巩固沦陷区,根据地压力顿时骤增;第二次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一时非常猖獗,这些,在剧本里都通过各种形式有所交代。这样大背景清楚了,人物、情节才可信、剧才会有厚度。

       至于怎么细化和落地,其实是老生常谈,我的理解是让剧本中的人物干人事、说人话、有人的真实感情,说句套话就是尽可能的去脸谱化、概念化。另一方面,也不能一味地商业化,还是得忠于自己的艺术感觉。

       校友名片

       王强,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中青四期校友,八一电影制片厂文学部副主任。编剧的电视电影《共和国名将系列之:王树声征战豫西》获第十一届华表奖最佳电视电影、金鸡奖最佳电视电影提名等;编剧电影《飞天》获华表奖、金鸡奖最佳影片,剧本获华表奖、金鸡奖最佳编剧提名等。

来源 | 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

编辑 | 教学科研处 牛绪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