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艺群体二期曾锦溪: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之我见
发布时间:2018-06-04 发布人: 字号: A A A

曾锦溪在学员讲坛上发言

有学者指出,中华民族有“三十万年的民族根系、一万年的文明史、五千年的国家史”。举世公认,中国是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

几千年来,中华文化天下观已经内化为我们的基因,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新理念、新主张、新论断,彰显5000年中华民族文明史与中华文化天下观的深厚底蕴,是科学把握世界大势基础上的伟大创造,为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为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完善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彰显中华民族“独特思维方法”,给世界发展提供了不一样的思路方略。“天下观”是中国古人的卓越文化创造,是中华文化最有气象、最具格局的文化建构,是不同于西方主流观念的东方思维,在当代进行继承和发扬,为世界未来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新的视野,为推进全球治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新的路径。传承中华文化天下观,正当其时。

在本次研修活动中,多位老师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给本次研修班成员带来了一场文化的视听盛宴。正如崔凯老师用自身的文艺创作经验,分享了其自身的心得,即一个人由成功到成熟,要达到三个觉醒(性觉醒、生命觉醒、文化觉醒)从本我——自我——超我。同时崔老师还提炼出创作的六要,艺术的三层次,从多方面解读新时代文化自信以及核心价值观,发人深省。

在今后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中,我将从以下方面寻求突破:

一、一分为二辩证客观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对历史中国和现实中国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文明形成并延续发展几千年而从未中断,对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中国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中存在的消极成分及其与当代中国社会不相适应的地方。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比如,“三从四德”“愚忠愚孝”“男尊女卑”“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等。我们要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中国文化在一片净土中生根发芽,生生不息。

二、“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

我们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应无病呻吟、无的放矢、漫无目的,而要联系实际、有的放矢、服务现实。也就是说要坚持问题意识,着眼于现实需要,同我们正在从事的实践相结合,同我们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联系,努力解决和回答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政育人、文以化人的作用,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简而言之,就是坚持古为今用,“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

三、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的认识来源于实践,我们对于文化的传承也来源于实践。同时,我们应该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艺术创作、文化传承紧密联系,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在实践中发展真理。中华传统美德注重知行合一,在重视道德认知的同时强调行,认为“口说不济事,要须实践”。也就是在重视人的道德教育和培养的同时,努力促进道德意识的实践和力行。这不但是因为“知之非艰,行之惟艰”,更重要的是实践是检验真假对错的标准:“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空言虚语,虽得道心,人犹不信。”

四、树立主动创新意识

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首先要对中国文化有着充分的文化自信,这样才能树立主动创新的意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纵观历史,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部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思想解放的历史。没有思想的解放,就没有改革开放,也不会有发展进步。我们要树破除“本本主义”、“不为干事想办法、只为推责找理由”的现象,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创新不只是“想”,更是要“干”。

以书法创作为例,古往今来,在历史上名垂千史的书法家无一不是有着主动创新的意识,郑板桥的六分半书,许友的草书,傅山的草篆,都是主动突破前人藩篱,形成自身风格的主动创新。对于经典法帖,我们要扎根古法,在学习继承经典的基础上,用无数的临摩来形成对一个字的理性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完成认识到实践的第一次飞跃。形成自身风格,正是与古为徒,心寄未来,这就实现了认识的更高层次的飞跃,即从认识又回到实践。

在今后的艺术创作中,我将继续保持艺术创作的良好心态和德行追求,以“静”、“真”、“精”为三个基本点,以“观时势”、“明方向”、“立人品”、“涵学养”、“拓视野”、“提格局”为六个努力方向,在艺术创作中,育德育人。

作者 | 曾锦溪

编辑 | 教学科研处 许文彬

校友名片

曾锦溪,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新文艺群体二期校友,书法家。作品曾获第四届、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二等奖,“翁同龢”书法奖优秀作品(最高奖),“王羲之奖”全国书法作品展优秀作品(最高奖),全国首届书法临帖作品展优秀作品(最高奖),全国“魏晋风度”新锐书法作品展优秀作品(最高奖),首届“沙孟海杯”全国书法作品展优秀作品(最高奖),首届“孙过庭奖”全国行草书作品展优秀作品(最高奖)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