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心得 | 海外七期韩宵宵:传承与创新、创作与评论博弈中的俄罗斯艺术
发布时间:2018-10-24 发布人: 字号: A A A

9月7日至9月29日,“2018中国文联赴俄舞台艺术编导创作人才高级研修班”(简称海外七期)顺利举办。研修结束后,学员们整理笔记、查阅资料、结合自身工作,提交了主题各异的研修心得。为使此次海外研修成果惠及更多校友,我们特选取部分精彩内容与大家共享。

学员韩宵宵向授课老师赠送礼物

艺术是什么?艺术是对人的感受性的制作、呈现和传达,是人的本质力量和自由自然本性外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它让人从现实的时空、条件、存在、庸常、物化、机械等限制中解放出来,奔向自由自然的理想境界。”此次俄罗斯研修之旅,似乎正是帮我确认这一答案的过程。

一、在 “感受性”的坚守与传达中缔造特色

无论是聆听专家授课、参与工作坊,还是参观拜访俄罗斯的文艺机构,我体会到“感受性”是俄罗斯艺术始终强调并一以贯之的重中之重。对“感受性”的传达体现在学校的课堂教学中。在俄罗斯国立舞台艺术学院,我们观摩了学生的多部小品作业,印象最深的是《资本主义》。尽管语言不通,但通过身体语言传递出来的符号意义,让我体会到艺术的本质终归是感知性的,而我们通过自身的感知与想象赋予并丰富其意义。在艾夫曼芭蕾舞学院,印象最深的是课程要求学生根据看到的画作创作舞蹈作品,当看到有学生跳马蒂斯的画作《舞蹈》时,既惊叹又佩服。孩子的想象力是需要保护的,同样也是需要被激发的。将印象派画作用动态的舞蹈形式表现出来,本身就是一次想象力外化的过程,也是对画作再次创作的过程。

反观我们的教育,在这方面确实有不少缺憾和不足。学习期间,我们还观摩了中戏与圣戏联合培养的大一新生表演课。我们的学生与圣戏学生相比,在与老师的课堂沟通中用词都很大,而具体的、真实的感受并没有被表述出来。或许是我们的感知力被磨掉了许多,又或许是含蓄内敛的文化传统原因,但总归还是要看到自身的问题。

二、在传承与创新中探索艺术的未来

三周的研修课程中,我们了解了俄罗斯的文化制度,特别是戏剧领域相关制度与政策。以位于圣彼得堡的俄罗斯剧协为例,它的图书馆已有122年历史,藏书50万册,包括书籍和档案资料,馆内的馆藏书目和陈列的收藏品让人感觉到历史的纵深感,传统或许就是在这样一点一滴的细节中传承下来的。如果说圣彼得堡的艺术主题是传承与坚守,那么莫斯科的主题则是创新与突破。这种创新有对政策的探索,同样也体现在艺术创作领域。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电剧场,我们观看了实验戏剧《大雷雨》。我以为,这种艺术形式上的创新涉及到一个共性的美学追问,即艺术还可能是美的吗?从外在美到内在美再到审美,确实不仅仅关乎审美愉悦的问题,崇高、震惊、恐惧同样是重要的审美体验。

三、在创作与评论的“二律背反”中博弈

我们常说,艺术创作与艺术评论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但也会遇到这样一种困惑,艺术创作者认为评论工作者不懂艺术,评论工作者觉得艺术创作者缺乏理论指导,对艺术存在而言同样重要的两个领域有时会处在“相看两相厌”境地。此次在俄罗斯研修,我发现这似乎是一个共性的问题。俄罗斯国立舞台艺术学院演技系副教授Mikhail Ilyin认为,俄罗斯的戏剧评论发展得很好,但评论家不太理解导演的内心想法。他更是直言不讳地指出:“虽然评论家很重要,但是我不喜欢;我们无法控制评论家说什么,但当观众走进剧院时,评论家说什么都不重要了。”而莫斯科契诃夫艺术剧院特色计划部主任、戏剧评论家Pavel Rudnev却有截然不同的观点。他指出,评论家能够引导观众了解新的创作体系和评判标准,将观众、导演、演员结合起来;评论家采集各种现实的信息,关注现实、理解现实,并与创作者面对面交流,指导创作;评论家会阅读大量的新的文学作品,并将好的作品推荐给戏剧导演。

俄罗斯艺术创作者与学者们给我们的启示是,文艺评论的方式不仅仅在纸上,充分的自知、更多的参与或许是在这场博弈中获得共赢的一剂良方。

作者 | 海外七期学员 韩宵宵

编辑 | 国际研修处 刘怀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