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艺群体二期 | 我院特聘导师王晓鹰:戏剧舞台上的诗化意象
发布时间:2018-04-26 发布人: 字号: A A A

4月16日下午,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特聘导师、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导演王晓鹰应邀为中国文联第二期全国新文艺群体拔尖人才高级研修班学员授课。


王晓鹰在授课中

王晓鹰以“戏剧舞台上的诗化意象——从《八女投江》到《兰陵王》”为题展开课程。他从“假定性”、对“诗化意象的追求”谈起,充满自信地提出了戏剧创作中“中国意象的现代表达”。舞台意象中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传统艺术的意味神韵,演出形态中透着的现代意识和现代语汇,是文化上民族个性与手段上现代意识的融合。以“舞台假定性”为途径,将戏剧演出从生动、鲜活的“再现”,引向深刻、复杂的“表现”,让戏剧演出呈现“诗”的品质。

舞剧《八女投江》中“红袄”的意象化处理,就是由现实形象到象征意向的转化,最终发展升华为贯穿全剧的诗化意象。在话剧《兰陵王》里,同样大量运用戏曲、傩戏等传统文化的元素。他谈到,话剧的民族化探索、中国意象的现代表达,不是用简单的戏曲形式作为色彩和装饰来讲中国故事,而是运用具有现代舞台艺术品格的戏剧作品,传递出深层次的民族情感和道德沉思,不断探索创新,不断走向深入。

王晓鹰授课后与学员合影留念

导师简介

王晓鹰,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特聘导师,中国国家话剧院导演,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央戏剧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导演,中央直接联系的国家级专家,全国宣传文化系统首选“四个一批”人才,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荣获“优秀话剧艺术工作者”及“新世纪杰出导演”称号。主要导演作品:话剧《兰陵王》《伏生》《理查三世》《萨勒姆的女巫》《哥本哈根》《简·爱》《大清相国》《人民的名义》等;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钓鱼城》,舞剧《十里红妆》,京剧《伏生》,黄梅戏《半个月亮》,越剧《赵氏孤儿》,评剧《半江清澈半江红》,音乐话剧《雁叫长空》《老宅》等。曾多次获得各种全国性大奖。在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同时进行导演艺术理论研究,已出版《从假定性到诗化意象》《戏剧演出中的假定性》《戏剧思考》等论著。

作者 | 三组学员 乌宏志

编辑 | 教学科研处 许文彬   摄影 | 杨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