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舞蹈领域学员讲坛(六)
发布时间:2015-04-27 发布人: 字号: A A A

 

贵州大学艺术学院 彭学艳

一生当中能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是一种幸运。在缤纷的艺术门类中,我和舞蹈结缘,何其幸哉!在舞蹈中,我享受着一种无言的快乐。我的创作灵感更多的是来源于我的家乡贵州高原,那里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一个歌舞的海洋,一个"饭养身,歌养心",人们在田间地头都在舞动的多情地。那山、那水、那情,无不让你流连忘返。家乡文化的浸染让我懂得:只有"真心”对待艺术,“真心”对待创作,我们才不会迷失方向;只有“真心”对待生活,我们才能体验到人类无限宽广的灵魂。

 

辽宁省铁岭市民间艺术团 赵秀

幽默、诙谐是曲艺作品中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更是东北小戏、小品、二人转的重要表现形式。这门艺术来源于民间,植根于民间,传播于民间。演员通过说、唱、扮(模仿)、舞、绝(绝活)等表演形式,表现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事件,在笑声中传递真、善、美,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在今后的创作中,我们要在传承中创新,更具时代气息,吸取其他门类艺术的精华,在集成创新上下功夫,让这朵带有泥土芬芳的艺术之花,开得更加绚丽多彩。

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韩晓勇

参加这次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的研修培训,让我受益匪浅。亲临现场欣赏各领域的名家大作,聆听他们的悉心教诲,让我茅塞顿开。这段时间的学习和思考,我越来越坚定了“艺术是相通的”这一理念。各门类艺术的表现形式、艺术思维模式的碰撞与融合乃大势所趋,单一的艺术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广大观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舞台艺术尤其如此。作为一名青年舞蹈编导,切不可固步自封,止步在单一的舞蹈动作编排上,而应该打开视野,站在各领域艺术巨人们的肩膀上,创新发展。要将各艺术门类加以集成,开拓出一条适应社会文化发展、适应艺术生存的创新之路。因为只有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传统的艺术形式才能摆脱日薄西山的窘境;只有不断提高自己,才能在严酷的竞争中生生不息!

宁波市歌舞剧院有限公司 沙日娜

舞蹈创作充满了神奇,它常会给人带来难以言喻的意外和惊喜。通过这次学习,让我更深入了解到,在创作中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一定要踏实落地,一定要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艺术创作要融合、要跨界、更要创新,创作者要让浮躁的心沉下来,慢慢体会生活的点点滴滴,保持一颗敏感而又纯净的心。发现以及再现生活中的“真善美”,是文艺工作者必须遵守的艺术准则。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创作时代文艺精品,这是时代赋予我们文艺工作者不可懈怠的责任。

安徽省歌舞剧院 王成

所有的舞蹈创作都跟生活有关,艺术创作一定要走进生活、深入生活。在选材上,可以首先考虑从身边的普通人身上,寻找创作的灵感,以小见大的作品真实动人,最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当今中国,舞蹈领域的创作缺少对作品思想性的追求,过于强调空洞的舞蹈形式,远离了生活,这是有问题的。如果我们舞蹈人都有一颗追求艺术的赤诚之心,舞蹈艺术一定能发展的更好。

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 李德戈景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富有传奇色彩的游牧民族,千百年来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作为牧人的我们逐渐从草原上走到了城市,因此也产生了一个新名词——城市牧人。作为一名80后城市牧人,我知道不管我身处何地,永远不会丢弃的是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作为一个蒙古族舞者,舞蹈的编创不仅要展现出蒙古族的特色文化,还要懂得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的创新,使年轻一代的新朋友通过我们的舞蹈感受蒙古舞、爱上蒙古舞,将我们的文化不断传承与发扬下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