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八班课程预告:创作趋势与方向课程模块
发布时间:2015-06-09 发布人: 字号: A A A

 【模块四:创作趋势与方向课程模块】

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在前期针对中青八班学员进行的培训需求调查中发现,学员在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艺术创作的方向引导、突破创作瓶颈、艺术批评等方面有着不同程度上的疑惑,希望能够在研修班上安排这方面的学习和辅导。

针对目前美术、摄影、书法、民间文艺等艺术创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员需求,中青八班将邀请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的负责人及相关专家,结合当前各领域艺术创作现状、问题和趋势作专题讲座,为学员更好地把握艺术创作规律、标准,明确创作方向和发展定位提供指导。

【导师简介】

吴长江,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曾在北京、上海、马德里、格拉纳达、东京等多个城市举办个人展览20余次;出版个人画集10余册,学术著作20余种;获“八届全国版画展优秀作品奖”、“挪威国际版画展评委会奖”、“第十届全国版画展铜奖”、“第十三届全国版画展铜奖”、“80—90年代优秀版画家‘鲁迅版画奖’”等。


罗杨,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特聘导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著有《中国历代惯成自然帝王陵》;摄影集《中国古塔》;字帖《警世格言》、《中华传统名言选萃》、《罗杨书法作品集》等。


李树峰,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助理、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摄影家》杂志主编。著有《摄影艺术概论》等;创立中国国际摄影双年展和中国摄影家响沙湾国际摄影周。2009年获得中国摄影金像奖(理论评论),2013年获得“文化部优秀专家”称号,2014年专著《看与见——摄影小札》获得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一等奖。


李刚田,西泠印社副社长,中国国家画院院委、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出版专业著作30余种。多次被聘为全国性书法篆刻活动的评审委员,书法篆刻作品及论文多次入选国内外重大专业活动并获多种奖项。获五届书法兰亭奖艺术奖。

【拓展阅读——摘自《2014中国艺术发展报告》】

【美术领域】

 

思考与创作

1.全国美展的反思。纵观本届美展,在纷繁复杂的美术潮流中,坚持与表现社会主义主流价值的作品往往能够脱颖而出。因为这些作品,以亲历者的身份客观描绘了城市的日新月异,乡村的山河巨变。摹写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精神,以艺术家的细腻感受辽阔祖国各地的多民族文化。关注了蜗居在城市的年轻人、金融民工的生存状况。客观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社会现状。

2.“中国梦”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中国美协呼吁中国美术家结合自己的创作,思考“中国梦”与自己的关系,鼓励“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倡深入生活,到社会中去、到人民群众中去。

3.新时代美术工作者如何深入生活。中国美协倡导广大美术家关注当下普罗大众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表现人民群众在创造当代历史中的主体地位,以普通群众的生活和劳动情境的艺术化处理,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4.艺术家聚落形态的转型与更新。作为新世纪前后逐渐形成的年轻艺术家聚落代表——798、宋庄等艺术区无疑是中国当代艺术最为活跃的区域。不过,近年来诸如创意产业园、商业区、时尚区、观光区等一些称谓被赋予在这些原本由艺术家自发聚集的城市边缘地带,艺术家的生存空间反而受到挤压,艺术区逐渐演变成以艺术为代称的商业综合体,这一现象在798艺术区表现得尤为明显。

 

5.设计在艺术界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设计”越来越在中国的文化艺术生活中占有重要分量。

 

6.丝绸之路与中国美术发展战略。文化的碰撞是中国绘画变革的重要动因,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不仅奠定了中国的国际版图,也包蕴与融合了各种外来文化的美术样式,同时积极影响了东亚各国的美术形态。而近代西方文化的强势介入,也使得中国美术在引进、移植、参照与融合外来美术的过程中,开始了中国美术现代性与当代性的历史性转型。

 

7.美术中心与区域多元发展。北京不仅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美术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和地理优势。但是,以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为代表,美术的地域发展多中心趋势明显,这些城市多处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社会普遍的美术素养以及近年来经济发展所带动的艺术投资热情,是地域美术发展的深厚基础。

问题与趋势

 

1.美术教育的观念发生较大转变:当代艺术对中国的美术教育也构成了影响,以“观念”为主导的当代艺术,促使全国各大美术学院以“造型”“技术”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面临变革。

 

2.美术市场竞争加剧:新的市场环境和经济形式,让艺术品交易市场自2012年之后就进行了深度调整。

 

3.美术批评的缺失:随着商业资本进入中国现当代艺术的收藏和流通,中国美术批评的现状变得复杂。

 

4.高校美术博物馆的勃兴:自2008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新馆开馆以来,多所高校特别是艺术类院校筹建、扩建美术馆。

 

5.工艺美术的“回潮”:在经过相当长时间的“消沉”后,“工艺美术”这个词重又频繁见诸媒体,同时,以手工艺为特征的工艺美术创作也逐渐从“边缘”地带走向聚光灯下。

【摄影领域】

 

发展概况

以中国梦为主题的影像创作和展示活动影响深远;中国摄影界持续进行影像志愿服务面向基层,心系人民,继承传统,在服务管理、服务于基层文化建设方面都获得了提升;影像历史考证、梳理、研究蔚然成风,影像财富多层次开发,促进反思,警示历史不能忘却,也促进影像历史的文化价值得以提升;首个国家摄影专项基金设立,为培养人才、推介佳作提供了有力支持;摄影版权备受关注,限量鉴证创新服务;面向青年摄影群体,打造多个新的专业平台;摄影作品得到更多公众关注,引发业界更多思考;影像市场稳步发展,海外目光锁定中国影像同时,中国摄影画廊集体走出国门;国际交流立足宣传中国形象;中国摄影人在国外获奖。

问题与思考

1、摄影史书写研究需加强。这几年摄影史的书写,译介和整理,成为出版人和学者的一个重要工作,既有世界摄影史的译介,中国摄影史的梳理,还有特定时间段或特定地点摄影史的整理和研究。

 

2、存在有高原无高峰现象。在摄影创作方面,虽有不少成就,但总体看来平平泛泛之作较多,存在着数量较多,高质量作品较少的现象。

 

3、加大收藏回流海外流失影响工作力度,由于各种原因,部分有价值的影像资料向海外流失,目前一些地方影像及民间机构,开始逐步加大海外流失影像收藏回流工作。

 

4、加大人才扶植资金力度。2014年中国摄影发展获得了来自国家和各渠道对青年摄影人的扶持的力量。2014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将摄影和美术、书法3个门类单独提炼出来,作为可申请项目。

【书法领域】

 

发展概况

 

1、书法理论研究“厚古”不“薄今”。研究内容以古代书法史论研究为主,对当代书法的研究明显增加。

 

2、对当下书法发展问题的研究已成为书法理论研究的新热点,书法刊物中的当代书法研究专栏,举办的当代专题书法研讨会有力推动了书法界对当代书法的关注和研究。

 

3、书法传播呈现自媒体时代的多项繁荣,在传统方式比如报纸杂志的传播基础上,相处方式更具时代感,传播效果更为便捷自由。在网站数字电视传播的同时,微博、微信等新兴自媒体传播日益普遍化,极大方便了书法信息的传播交流,也为当下大众学习书法提供了一条新的便捷途径。

 

4、2014年的书法教育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1、传统拍卖公司及画廊依然是当下书法交易市场的主力,古代书画作品拍卖依然强势。2、当下自媒体的崛起开辟书画交易的新模式。

 

5、“写意篆刻”“义形刻字”的创作方式引发热议。从全国展投稿数量来看,篆刻作品明显增多,获奖及入展比重有较大提高,地域性篆刻社团不断成立。

趋势与前瞻

 

1、自媒体时代书法媒体要强化责任和担当。

 

2、呼唤书法策展人。随着近几十年艺术节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策展人赵国艺术节的作用得以凸显。

 

3、书法产业的发展走向:第一、鉴定权威机构的缺失;第二、网上画廊交易,淘宝拍卖交易不透明问题;第三、当代书法有望成为未来拍卖市场的新增长点。

【民间文艺领域】

 

发展概况

 

在2014年度,中国民间文艺在沿着传统路径持续传承的同时,也得到了新的创造和发展。口头艺术、歌舞表演、工艺美术……多种形式的民间文艺,一方面,都在自足地延续和发展,因为民间文艺与人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只要生活在持续,这些艺术形式就会一直传承。另一方面,许多民间文艺家也适应着时代的变化或市场的需求,在制作工艺、制作材料、形象创意、艺术风格等诸多方面,对其作品进行了大胆改变和创新,从而为相关艺术形式顺利转换为文化产业并获得更大的市场和更有生命力的传承,创造了良好条件。在自主传承发展的同时,民间文艺是受到来自主流文化的压力和快速工业化、城镇化的冲击,处于弱势乃至濒危状态,这正是民间文艺之所以会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原因。

发展创新

 

1、加强制度建设,形成健全的市场规范:在商品创造环节上加强对民间文化知识产权的保护。在交货环节上,工艺品交易市场平台的建设趋于规范化。

 

2、发挥文化创意拓展多元经营模式。

 

3、旧瓶装新酒,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外围”的政策扶持不足以完成民间文艺的市场化转变,多元经营模式的成功最终也要取决于民间文艺作品本身的价值。在现代社会民间文艺能够顺利传承并得到市场认可,必须与现代元素相集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