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川:兴味蕴藉——中国艺术品的本土美质及其世界性意义
发布时间:2017-03-28 发布人: 字号: A A A

3月23日下午,中国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教授为中青十二班主讲了“兴味蕴藉——中国艺术品的本土美质及其世界性意义”讲座。讲座的内容包括:“引论·中国传统与中国艺术心灵”、“中国艺术品的本土美质问题”、“兴味蕴藉:本土美质之一”、“兴味蕴藉与隐喻之比较”、“兴味蕴藉的实质与要素”、“艺术品层面中的兴味蕴藉”、“兴味蕴藉的批评尝试”和“兴味蕴藉的批评模式”等内容。

王一川授课

王一川首先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切入,对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作了深入解读。他认为优秀的文艺作品必须具有“五重”,即:重传统、重民生、重品德、重杰作、重高峰。而要筑就文艺高峰,就必须要有“文艺立峰人、文艺造峰人、文艺测峰人、文艺观峰人、文艺护峰人”这五种主体力量。

中国艺术品的本土美质问题

接下来,他从“五种主体力量”观点切入了“中国传统与中国艺术心灵”主题,认为艺术家要礼敬传统,明确中国艺术的当前使命是使民族传统中的肯定性价值在当代传承,必须把对本民族传统的鉴赏力、传承力和创造性转化力作为艺术家必备的素质;在中国传统中,中国艺术心灵具有重要的传承价值,中国艺术心灵反映了中国人看待事物的超然物外、淡泊宁静、虚实相涵等人生态度和心灵涵养;他运用了宗白华、方东美、唐君毅、徐复观、李泽厚等现代美学家的观点,用大量古今事例做了深入浅出的分析,深入阐述了中国人心灵本身就具有的艺术性,并总结和提炼出中国艺术心灵具有“感觉方式上的感物类兴,鉴赏体制上的兴味蕴藉,族群结构上的观有品无,理想境界上的三才分合”的特征。

学员认真听讲

关于中国艺术品的本土美质问题

王一川认为,当前谈论中国艺术品的困难不在于能否从古代找寻中国经典艺术品,而在于能否给出衡量当代中国艺术品是否优秀的本土标准,回答何种当代中国艺术品才是真正中国艺术品这个问题。中国艺术品的本土标准中有更基本的本土美学原质或基质;被视为地道或优秀的中国艺术品,其所需具备的基本美学品质,即艺术品向公众呈现的本土生活的审美价值品质。

兴味蕴藉的发展渊源

王一川梳理了自20世纪30年代起宗白华、陈世骧、叶嘉莹等学者所提出的美学及文论领域的一些观点。为进一步阐明兴味蕴藉的含义,他还从卡西尔、弗莱、波兹曼等欧洲或西方文论中提取相关观点做了比较研究,总结出中国人强调感物类兴,进而把兴味蕴藉视为自身的本土美质。

授课现场

兴味蕴藉的实质与要素

王一川从古代诗歌的经典作品、汉字造型、现代美术作品中提炼出了兴味蕴藉的三个要素:身心勃兴、含蓄有味和余兴深长。他以兴味蕴藉传统去综合中外艺术品层面构造说,参酌当代传媒理论及社会境遇制约说等,归纳总结出艺术品具有“艺术媒介、艺术形式、艺术形象、艺术品质和艺术余衍”等五层面构造,并通过对古诗词、《红楼梦》等不同艺术作品的分析来阐明其五种层次的内涵。

兴味蕴藉的批评尝试

假如兴味蕴藉作为中国艺术品的本土美质之一,确实在当代具有一种世界性意义或普遍价值的话,那么,它就应当在无论面对哪种艺术门类时都具有批评的有效性。事实上,中国各艺术门类之间本来就不存在天然界限,是可以相互贯通的。兴味蕴藉的实质思想就是一种联类的、有机的宇宙观,不论是艺术品、艺术门类之间,还是不同的受众群体之间,都需要这样的有机互动和意义回响来弥合不同话语间的紧张关系。王一川还对卞之琳的诗歌、罗中立的《父亲》油画等进行细致分析和审视,由此能够看出兴味蕴藉的传统在现当代多种不同门类艺术品的批评中也都能焕发出应有的阐释力量。

最后,王一川提出和阐述了“兴味蕴藉的批评模式”,并强调不同艺术门类间存在相异而又相通的特性,这可称之为跨门异通性。这是中国艺术本土美质的普遍美学原理之一,且是其最高美学原理之一。

图 / 文:中青十二班学员余继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