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二期课程之跨文化传播(二)
发布时间:2016-04-11 发布人: 潘攀 字号: A A A

在网络媒体和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新媒体时代,如何将新媒体与传统艺术展示巧妙地结合,并通过新媒体弘扬中华文化,推动文化品牌的建设,已经成为策展人必须面临并破解的问题。为此,在中国文联国际联络部主任董占顺和文化部外联局副局长朱琦从国家大政方针的宏观领域剖析了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战略环境后,策展二期特意请到中国人民大学新媒体研究所副所长黄河和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研究中心研究员李继东从更具体的层面为大家答疑解惑。

中国人民大学新媒体研究所副所长黄河授课

巧用新媒体让你“人见人爱 花见花开”

如何才能使新媒体更有底蕴,使传统文化焕发青春,4月8日下午,在“新媒体与品牌建设”的课堂上,黄河所长做起“化学实验”,让学员们看到了二者相结合产生的裂变效应。

黄河提出,移动新媒体的高度便捷性在打破传统媒体时空局限的同时,使宣传飞沫化、解读负面化、危机常态化、阅读碎片化成为传播环境的常态。在这样的条件下,如何让作品“人见人爱花见花开”,成为品牌建设的关键。

他用案例分析法和轻松幽默的语言,解读了在新媒体时代,品牌建设需要遵循的四个原则和五大策略。他指出,新媒体的发展对于策展人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只要积极应对,不断超越和完善,就一定可以打造出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实现浴火重生,凤凰涅磐。

学员认真听课

非诚勿扰:“三微一端“帮你找到”意中人”

如今,微传播已经成为了生活的常态,每个人都使用微博、微信、微视频及客户端发布心情,传播信息,甚至售卖商品。那么,艺术品推广是不是也要因势利导、抢滩登陆呢? 4月9日上午,李继东讲授了“文艺的微传播:生态、观念与策略”一课,以详实的数据、新颖的观点受到了学员的一致好评。

李继东从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特征入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传播主体及内容的社会化、传播渠道的平台化和传播效果的叠加化,重点讲解了如何运用微主体、微内容、微叙事的方法对文艺作品进行微传播。

他指出,对于艺术领域而言,微传播的运用在提升展览质量、增强观众互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运用多媒体技术记录书画家创作的过程,在较短时间内使观众了解创作的全部和虚拟空间的运用等等。在这个全球互联互通日益紧密的时代,在传统展呈方式中融入现代化技术不仅是对策展人的进一步考量,也是文化走出去、走进去的重要技术支撑。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研究中心研究员李继东授课

李继东与学员交流

作者:策展二期学员 潘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