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展览实践中领悟作为知识生产的美术馆——所有的展览都在制造公众,并制造对世界的想象
发布时间:2016-04-20 发布人: 白茜 罗勇 字号: A A A

引:制造公众就是制造世界。

———西蒙·谢赫(Simon Sheikh)

4月19日,策展二期的同学们在本期学习接近尾声之时又迎来了一浪小高潮。今天下午,大家终于见到了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策展人蔡萌老师。提到蔡萌老师,大家首先想到的便是“北京摄影双年展”等大型展览,对于他本人,我们了解的并没有对他策划的展览多,但这些并不影响我们对他在展览过程中知识生产的传播。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策展人蔡萌授课

虽然在前两周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深刻地从各个角度和领域了解到策展及策展人的定义,但今天蔡萌老师却以一个全新的视角,重新带领我们了解了策展、策展人以及在什么环境下策展的概念。其中,他具体强调了作为策展人应该具备的能力,比如:学术和研究的基础能力、艺术的判断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社交能力、资金解决能力、视觉形象设计能力等等。

同时在讲座中蔡萌还提出系列问题并作出解答,包括:为谁策展?我们在怎样的环境中策展?在西方已经走过了作为知识生产的使命阶段,展览已经进入公共循环的正常体系,然而我们还处于初始状态,需要怎样发展建设作为知识生产的美术馆?以及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为什么要做摄影项目和基于什么样的立场做摄影项目等。

学员听讲

认真做笔记

整个讲座以生动鲜活的案例给我们讲述了现阶段的摄影策展理念、引领摄影发展的新趋势和青年艺术家成长等项目,告诉我们当代的西方美术馆已经不再是提供简单的展览陈列空间,而是已经越发成为一个开放的知识结构生产空间,一个文化主体,以及一个与大众进行艺术教育、文化交流、凝聚共识的场域。同时,他结合实际案例演示了现阶段央美美术馆的策展,主要围绕以下四个要素展开:展览部分、出版物部分、公共教育部分和收藏研究部分。

学员提问

蔡萌(右)与学员交流

最后,从实践展览中总结经验,蔡萌发现仍然存在三个问题,与众学员共同分享并探讨解决之道:

问题一:摄影理论研究、策展等相关学科在中国高等教育中还是空白,无法为美术馆、博物馆提供相关的专业人才。作为后发学科,它们在美术馆建设中仍然缺席。

问题二:作为一个美院美术馆,如果过于凸显摄影的重要,可能会引起其他相关专业的不满,给学校带来学术建设不平衡。

问题三:美术馆缺少资金,很难引进西方重要的摄影展览和出版物。

作者:策展二期学员白茜

摄影:策展二期学员罗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