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讲座:郑晓华谈“书法的继承与创新”
发布时间:2016-06-04 发布人: 国际研修处 字号: A A A

在澳门一期的“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模块中,书法成为首选。

在当下环境和语境中,书法艺术是坚守还是并包?这是很多书法家的困惑。

6月3日上午,中国书法家协会秘书长郑晓华为澳门一期学员进行专题讲座,从近代书法史上的大社会背景、国际背景和人文背景出发,分别阐释讨论了“书法是不是艺术”、“书法艺术”、“怎么评判书法高下”三个命题。

郑晓华授课

郑老师从大书法文化的角度出发,对中西方文化源流精辟论证,生动解说、旁征博引、妙语迭出,展示了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他将中国古典艺术与西方古典艺术横向贯穿、纵向解读,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和研究,指出书法家不能是“抄写工”,应该是“文人”。

什么是好书法?郑晓华借卫夫人、苏轼、米芾、刘熙载等的阐述加以归纳和梳理,无论是卫夫人的“笔力、骨肉”,苏轼的“神、气、骨、血、肉”,还是米芾的“骨筋、皮肉、脂泽、风神”以及刘熙载的“高韵、深情、坚质、浩气”,郑晓华都嫁接了自己多年来的积淀和理解。澳门艺术家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对当代艺术语境下的书法,郑老师认为,书法艺术应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弘扬传统文化时,应当优先传承经典的和有更高思想意味的,而所谓“丑书”,技术简单、思想浅薄。

随后,在互动交流环节,澳门艺术家与郑老师就传承与创新、书法的界限与个性、当下书法家在创作中的动作表演等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


学员提问交流

摄影:李康

导师简介

郑晓华,中国书法家协会秘书长,曾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为我国首届书法专业博士学位获得者。代表作品《艺路鸿影——郑晓华书作》《颜筋柳骨》《书法艺术欣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