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人一期 | 李心峰专题讲座、“我与制作人”圆桌座谈
发布时间:2021-05-31 发布人: 字号: A A A

       5月28日上午,中国文联第一期舞台艺术制作人高级研修班(简称“制作人一期”)邀请到深圳大学特聘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李心峰为学员们作《关于艺术与艺术学的中国学派》专题讲座。

李心峰授课

       讲座伊始,李心峰就近年来有关“中国学派”的探讨进行了详细讲解。首先,他向学员们介绍了各具体艺术门类在“中国学派”上的实践与探索,例如话剧《雷雨》《茶馆》、大型民族歌剧《白毛女》、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交响乐《梁祝》等。对于各艺术门类在“中国学派”上的理论探索,李心峰则举了电影中的“中国电影学派”以及音乐中的“中国乐派”两个例子。

       在有关艺术的一般原理或理论的“中国学派”与作为一门学科的艺术学的“中国学派”有无中西之分的问题上,李心峰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虽然人们经常说“学无中西”,但还是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在某些最一般的艺术原理上,的确是人类艺术有其共性。如艺术的最一般的共性本质,最普遍的规律等等。但在其他层面,是有差异的,如艺术的美学精神。尤其是艺术的体系,就存在着民族的、时代的差异,中国有自己的艺术体系,比如中国传统音乐的五声音阶与西方音乐的七声音阶的差异,其关乎音乐艺术的学理、原理问题。

       最后,李心峰总结道,关于“中国学派”的探讨主要有三层意义,一是增强文化的自觉,艺术的自觉;二是为文化强国建设做好心理的、精神的和理论的准备;三是为未来人类的文化艺术建设发展,为人类艺术理论、艺术科学的发展,做出我们的贡献。

学员与李心峰合影

       5月28日下午,海外十期校友、电影频道1905电影网董事长兼总经理李玮,中青二期校友、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编剧赵潋,以及中青16期校友、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一级编剧罗丽,受中国文联第一期舞台艺术制作人高研班之邀,与学员们开展了一场以“我与制作人”为主题的圆桌座谈。

圆桌座谈现场

       李玮首先简单介绍了1905电影网的概况,随后她以国内首部战疫纪录电影《武汉日夜》为例向学员们详细讲解了其制作和宣发的过程。赵潋基于一些剧目制作的案例与学员们分享了她作为制作人和编剧的经验。其中,她向大家详细介绍了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制作人机制以及作为编剧如何进行作品创作和改编的问题。罗丽通过对大型舞剧《醒·狮》的创作历程和营销运营模式的介绍,提出要以时代精神激活传统文化,继续传承和弘扬岭南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三位制作人与学员进行座谈

       最后,制作人一期的学员们与三位制作人展开了热烈的交流,针对大家提出的文创衍生品的开发和推广等问题,制作人们也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学员与三位老师合影

       授课老师

       李心峰,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特聘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原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副所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常务副馆长、馆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一般艺术学(艺术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艺术理论史、日本近现代美学艺术学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出版专著《元艺术学》(1997;2014)、《现代艺术学导论》(1995)、论文集《艺术学论集》(2014)、《开放的艺术——走向通律论艺术学》(2014)等。全国艺术科学“九五”规划重大课题、李希凡总主编《中华艺术通史》编委及《夏商周卷》(2006)分卷主编。著作、论文曾多次获得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及中国艺术研究院优秀科研成果奖。

撰稿 | 四组学员 欧正进

编辑/摄影 | 文艺研修院 邹晗

编发 | 文艺研修院 姜妍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