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六期·奇妙夜 | 非遗艺术在新疆
发布时间:2022-08-12 发布人: 字号: A A A

7月22日晚,策展六期奇妙夜第17期如约举行。

本期活动由策展六期第四组主持,主讲人四组成员、新疆当代美术馆馆长蔡超与大家分享“非遗艺术在新疆”。

蔡超首先向大家介绍了新疆和新疆地区的非遗文化。新疆地处中国西北、亚欧大陆腹地,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枢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多民族文化在这里荟萃,为这里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也保留了独特的艺术魅力。目前,新疆已公布的非遗代表性项目有4640项,其中,“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玛纳斯”“麦西热甫”等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

随后,蔡超与大家分享了在新疆当代美术馆举办的以非遗艺术为主题的“承艺十载——7坊街十周年艺术特展暨‘丝路艺彩 千年纽带’工艺美术作品交流巡展”。蔡超表示,在展览过程中,策展团队梳理了新疆非遗艺术的基本脉络,通过精心考察、探访,选择了一批新疆非遗艺术精品呈现给观众,满目琳琅的非遗展品可以说是新疆非遗艺术的缩影。

展览现场

据蔡超介绍,在选择作品时策展团队下了很大的功夫。与其他艺术作品不同,非遗艺术里有文化传承的历史和故事,有非遗传承人的成长经历以及艺术作品的创作历程。“我们希望这些都可以作为展览的一部分呈现给观众”。

蔡超以非遗传承人孟璐璐(中国文联文艺研修新文艺群体五期校友)的皮雕艺术为例,介绍了策展团队在选择作品时与创作者沟通的故事。蔡超说,我们通过孟璐璐了解到,皮雕艺术起源于草原游牧民族,因为牧场是皮革的主要来源地,所以皮雕工艺在游牧民族中保留发展较好。在新疆游牧民族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皮革制成的生活必需品和装饰品。这一来源于草原的工艺,也是牧民生产生活习俗与审美观念结合的产物。新疆的皮雕艺术有着独特的地域特点和创作题材,如新疆各民族独有的花纹、音乐,及一些动植物都很有特色,而这些正是皮雕创作的源泉。多年来,孟璐璐始终坚持从新疆各地挖掘民间皮雕技艺。孟璐璐说:“我能做的就是通过我自己的努力,让那些几近失传的民间皮雕手艺重新‘复活’,不仅能传承下去,还能为当地民众创造价值。”

孟璐璐和她的皮雕工艺作品

      同时,蔡超还分享了绣塑布偶艺术、绳结艺术、弓箭制作工艺、面塑等极具新疆地方特色的非遗艺术品和其传承人的故事。这些故事都被策展团队一一记录,并在展览中进行呈现。

绣塑布偶艺术作品 创作者:单秀梅

锡伯族弓箭制作工艺作品 创作者:伊春光

蔡超提及,此次展览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展览邀请了众多的中小学生前来观看、体验。在参观过程中,讲解员将展品背后的传承故事、传承人在创作艺术作品的思路及制作过程讲给孩子们听,让他们在感受非遗艺术魅力的同时,体会到非遗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意义。蔡超认为,这对非遗的弘扬及传承有很大帮助。

学生们在展馆内体验新疆非遗文化

分享结束后,学员们在微信群内展开了讨论。

天津文联的沈盖古表示:“蔡老师的分享展示了新疆少数民族独特的艺术魅力,特别是通过展览将艺术触角延伸至中小学学生身边,让孩子们能够零距离走进艺术,激发青少年的艺术热情,为他们种下艺术的种子,展览潜在的社会效益不可估量。”

甘肃省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张芳说:“蔡老师的分享让我深受教育,从前期展品选择到中期精彩呈现,再到后期定向组织观众观看,完美呈现了一个展览的策划组织流程。展览主题和内容更是独具特色,非遗文化所蕴含的浓浓中华之情,让观者切身感受到了边疆民族文化的魅力!”

图文  | 策展六期四组 蔡超

编辑  | 文艺研修院 刘怀彦

编发  | 文艺研修院 段佳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