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二期校友范胜震:用好技术革命的表达方式,更深刻地表达我们的观点与情感
发布时间:2015-01-14 发布人: 字号: A A A

全媒体,从宏观上可以简单理解为,在资源与渠道聚合式爆炸的时代,广播、报刊、影视、手机、出版、游戏等众多媒体资源的整合式开发;而从微观上,他还蕴含了“人人皆是媒体”、“每一个信息的接受者同样也是信息发布者”等意味。

人类历史上的所有技术革命,目的和意义都是使人类更加解放和自由,使信息传播效率更高,门槛更低。但同时,解放的背后总有消解和冲击,在这个人人都是创作者的时代,互联网的革命似乎也正在消解着高雅,冲击着艺术。

如果把全媒体时代仅仅理解成消解与冲击,则是片面的。信息等于权利,人原本就应该拥有表达的权利,只是这个时代为人人表达制造了技术条件和信息载体。技术革命不是零和博弈,革命的本意是使人类能够表达的层次更丰富,使人类的精神世界更广博。如今我们都站在这个广博空间的某一点上,表达自己能够表达的,概括自己能够认知的。

全媒体时代的影视剧创作,消解的只是门槛。当网络剧,微电影,普通网友拿着苹果手机拍摄的小短片可以迅速创作与传播时,甚至于微信、美拍等APP软件为所有普通人创造出拍摄十秒MV的可能时,信息传播、情感表达的门槛被拆卸得几近于无。作品的到达度,却可以无限制的自由扩大。艺术的空间在扩大而不是缩小,能够打动人的形式在增加而不是减少。

作为创作者,更重要的是拥抱这样一个时代,不因为你所表达的不再是唯一的声音而抗拒,不因为你所能愉悦的观众被分流而惋惜。不同的角色与不同的艺术层次,能够被传播,必然有其内在合理性,即使被人诟病的《小时代》,我也曾亲见90后观众为其洒下热泪,他至少代表了一个时代中的某一个群体。

当全媒体来临,我们更需要的是进入这个时代,占领革命的高地,抓取革新的本质,在顺应中有所扬弃,在反思中更加砥砺。适应信息的海量爆炸,用好技术革命的表达方式,更深刻地表达我们的观点与情感。

范胜震,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中青二期校友。陕西文化产业(影视)投资公司签约编剧,担任电视剧《采桑子》《暗宅之谜》《野鸭子》等策划、责任编辑;电视剧《兵出潼关》《出关》《大商战》(待播)编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