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与文学,被“IP”无缝连接
发布时间:2015-02-25 发布人: 字号: A A A

文学、影视、动漫、游戏……在传统的概念中,这几个词分属不同的艺术领域,虽有交集,但更多时候却各自为战。如今因为一个新词“IP”,这几个领域被“无缝连接”,其间的黏合剂,正是万能的互联网。

研修院2015铸梦行动杭州站活动现场

在近期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举办的“铸梦行动全媒体时代的影视、网络剧创作与营销”活动上,“网络剧”成为与会影视剧制片方、文化公司及从事编剧的学员们探讨的一个热点话题,而探讨网络剧, “IP”是绕不过的关键词。活动结束后,依然有编剧学员意犹未尽,在微信群中继续讨论起“IP”为何物、为何能引发持久的互联网大战等问题。这里想一两句说明白“IP”也非易事,所以还是先从网络剧说起。

“艺恩咨询”数据:网络剧行业规模及播出效果

网络剧,看其名,知其意,它还有一个亲姊妹——网络文学,大家也都非常熟悉。从1998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发表至今,网络文学已走过将近20年历程,文坛三分天下,网络文学占据其一。网络剧的出现则是最近几年的事情,在拥挤的公共交通里,“80后、”“90”后开始拿着手机、平板电脑观看同步视频,迅猛发展的势头超过了当年的网络文学。网络剧的制作与播出这几年也发展迅速,和网络移动终端的普及成正比。在本次活动上,从事娱乐产业信息咨询的艺恩咨询研究副总监刘翠萍给出这样一组数据:2014年基于视频网站传播的网络剧呈现井喷之势,全年网络剧投入规模约12亿元,新增网络剧突破100部,单剧最高播放量已接近10亿。

作为网络促生的一对姐妹,网络剧和网络文学有不少共通之处。比如都比传统文学、影视剧具有更强的互动性。网络剧大多边制作边播出,通过搜集观众的反馈,在下一集创作时,可以快速将观众反应的核心内容融入到后面的剧情。一些新技术的应用,甚至超出常人想象。比如爱奇艺可以通过百度后台发现日均哪个星座的网民搜索量最高,然后将这些数据第一时间分享给他们的创作者。又比如爱奇艺有一个滤镜功能,某个剧上线以后,可以监测到在5至6分钟的时候用户一直在观看, 7至8分钟的时候观众拖拽了,这些在后台会有一个完整的数据呈现,然后再分享给导演和编剧团队做下一集的调整。这些网络所带来的创作特色,正是传统媒体所缺乏的。

网络剧和网络文学也有比较大的差异。比如在观看习惯方面,一部网络小说可以窝在床上看上好几天,网络文学的篇幅越写越长。但是网络剧观众的观看时间则相对零碎,数据显示很多是在30分钟以上到2小时以内,所以网络剧大多简短。 2014年比较热播的几部网络剧,比如《万万没想到》、《来自星星的继承者们》 ,以及《谢文东》、《包笑公堂》等,用一天时间差不多能将这几部剧浏览个大概。

在发展“钱景”上,网络剧比网络文学后来居上。十多年来,网络文学付费阅读的盈利模式一直在摸着石头过河,至今也不能说特别成功,付费阅读市场被认为早已名存实亡,九成以上的读者都是盗版文学的拥趸。但是,网络剧“钱景”则更为明晰。比如虽然现在大部分网络剧以免费形式为主,但传统影视剧制作中植入广告的成熟运用为网络剧发展提供了一条不错的财路。网络剧大多是小成本制作,但是植入广告的价格却不菲, 如《万万没想到》系列,一个品牌植入单集的费用就可达上百万元。又比如热播网络剧所带来的用户和流量将为网络公司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在《废柴兄弟》第二季中,主演的衣服就由电商提供,通过视频链接,观众只需要点一下鼠标,就可以达成交易。

不过,网络文学与网络剧在盈利模式上的巨大差别,都因为“IP” (intellectual property缩写,意为知识产权)的开发而被抹平。一个引发广泛关注的现象是,从2013年开始,腾讯、百度陆续大举进军网络文学市场,网络文学由最早的盛大一枝独秀,变为腾讯、百度、盛大文学三足鼎立。2014年底,传闻腾讯将全盘收购盛大文学,如果消息确切,网络文学格局则将再次改变。腾讯与百度为何如此重视网络文学?这背后是业界的巨大变革。此前网络文学的主要收入来自阅读付费,但今后,“IP”运营将成为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与版权侧重内容属性、强调作者权益不同,“IP”更侧重商品属性、强调经营开发与全版权运营。网络文学一般被认为是IP的源头,将广受欢迎的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剧、游戏,是投资相关领域风险最小的一种方式。这也导致网络文学作品的改编价格“水涨船高” 。作家刘慈欣就曾说,改编的价格,今天和几年前相比市场差别很大,以前编剧没有什么话语权,作品有人要就不错了。现在这个市场却很火,但他已经没有什么可卖了。在IP运营理念之下,好的内容根本不愁卖,优质IP供不应求。

文学被视为一切艺术的基础,在网络世界中这句话显得尤为贴切。反过来,在IP运营理念之下,大链条上任何一个环节的异军突起,也都将带动其他环节获益。IP理念所带来的全版权运营生产方式使得互联网影视娱乐产业开始告别“粗制滥造”的小作坊式产出模式,跨入了争夺强IP、同时发力精品制作的时代。毕竟,哗众取宠、一时的吸引眼球,仅能带来短时间的关注效应,只有最优质的内容才能赢得持久关注,增强粉丝的忠实度,从而带动全产业链的开发。

摘编自:中国艺术报(2015年2月2日6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