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波:“铸梦计划”让我明晰了努力前行的方向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2016铸梦计划——“全球化视野下的舞台艺术发展”活动中,通过搭建中青年文艺人才与国内知名院团及相关机构负责人、制作人之间的交流洽谈平台,促成校友与院团机构之间、校友之间各种形式合作二十余项,受到了各方的好评。以下是重庆市文化艺术研究院黄波参加本次铸梦活动撰写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新年的开篇,总是充满了梦想和期待。2016年1月11日至14日,我有幸来到北京,参加了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主办的“铸梦计划”活动。几天的时间,收获满满,为梦想打开了诸多的路径,明晰了努力前行的方向。
我觉得本次“铸梦计划”活动最有意思的地方,是不同领域舞台艺术的同学聚合在一起,从不同的角度和专业方向来交流探讨舞台艺术的发展。这种跨界的艺术交流,整合了优质艺术资源,扩大了个人艺术视野。回想自己近年来,主要从事戏剧艺术的研究评论和演出市场的项目运营,迫切需要对各种艺术资源的嫁接和整合。所以,在几天的交流学习中,我和多位校友就剧本移植、剧目开发等项目形成了基本合作思路,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我希望把大家的优秀剧本和演出资源引进到重庆当地演出院团与演出市场中,并能够与专业的文化艺术研究机构展开长期的学术交流,为重庆表演艺术发展带来更多的新思路、新方法。
国家话剧院对外合作中心主任、制作人李东(左三),开心麻花董事长助理兼即兴戏剧负责人张铎(左二),《剧本》杂志社副主编范小宁(左一)在分组讨论中与学员交流
借助本次铸梦计划的平台,我见到了国家话剧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天桥艺术中心和哲腾文化等院团机构的负责人、专家和制作人。我们回顾了过去的合作经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交流。通过听他们的专题讲座、与他们分组讨论,我对当下国内和国际舞台艺术的发展现状有了更加清晰和鲜活的感受。以此为映照,我觉得对于自己研究重庆本地演出市场,以及探讨地方戏剧院团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很有启发,受益良多,感触颇深。我认为这也是“铸梦计划”最有现实针对性、最有价值的地方之一。
黄波(右二)在分组讨论中与院团及相关机构负责人交流
目前,我们的艺术市场发展不平衡,艺术资源分布不均衡。作为地方戏剧工作者,我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持续开展,且能更多地惠及艺术市场发展相对滞后地区。通过不断的学习,更新思维,保持艺术实践的创新与活力,帮助我们在地方艺术市场的打造和艺术院团的建设方面做出更多的贡献。感谢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