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长征”采风创作专题·江西创作组——长征溯源
发布时间:2016-07-19 发布人: 字号: A A A

6月29日,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永远的长征江西创作组”来到长征起点——赣州市于都县,开启红军长征溯源之旅。第一天创作组在于都文联工作人员陪同下,先后参观、探访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红一军团长征渡口——山峰坝渡口和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全国麻风战线突出贡献奖——“马海德奖”获得者肖卿福、全国民政系统劳动模范钟万祯,通过了解历史、参观实物、现场感受和当面交流,全方位了解长征的往昔和长征源地人民新长征路上的和谐景象。在这密集的行程中,各位组员到底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想创作些什么呢?我们来一探究竟。

创作组部分组员在长征渡口合影


中青十期魏小杰

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永远的长征·江西创作组”在多日的期待中,今天终于启程啦!第一站:长征源头一一于都。一早大家来到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渡口,只见河水滔滔,两岸宁静,听着讲解员动情的述说,遥想当年的血雨腥风,仿佛眼前正展开一幅幅渡江出发的画面,共和国正由此出发.......长征、长征、永远的长征!


中青十期孔祥彪

赣州于都县于都河边,红军长征渡口旁在悠闲钓鱼的老者和一对在河边玩耍的小恋人。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战略转移即长征,8.6万人从这里渡河,开始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中国革命从此走向胜利,才有了改革开放和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中青十期潘正华

这次随研修院来到江西,主要是想收集一些关于红军的创作资料,因为留下的影像太少,所以每一件实物都显得弥足珍贵。从博物馆和一些纪念馆回到宾馆,回味今天看到的每一件红军遗物,那些破烂不堪的物件,折射出的不是单纯的历史,而是一种无比强大的精神力量。


中青十期潘永强

于都是中央红军长征的主要集结地和出发地,也是我们赣南创作组的第一站。回想着当年前辈们两万五千里的长征,一路艰难坎坷,嚼草根,啃树皮,为了生存,为了胜利,他们坚持不懈,其精神令人惊叹!


中青十期吴思宇

《为劳模造像》

6月29日下午永远的长征江西创作组一行在于都文联同志的陪同下走进社区,中青十期吴思宇现场用ipad为于都县贡江镇民政所副所长、中共党员,“全国民政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钟万祯同志作漫画速度肖像。


地县五期、八期王铁瑛

《聚精会神》

当我们来到赣州市于都县贡江镇皮防所第二门诊部准备采访肖卿福时,眼前的这幅画面让我感动,我迅速用镜头记录下了这个场景:《聚精会神》。画面中的主人正是我们要采访的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皮防所党支部书记、皮防科科长,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和麻风病打了40年交道的肖卿福。


中青十期王野

《为劳模造像》

6月29日下午永远的长征江西创作组一行在于都文联同志的陪同下走进社区,中青十期王野为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物肖卿福老先生画速写肖像。


中青八期吕廷川

《军号嘹亮》

八十年过去了,从长征记忆到亲身体验,在感受伟大长征精神的同时,也目睹了于都充满活力的现代之美,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广场,红军源小学的孩子们正在排练节目,我有幸拍下了这幅《军号嘹亮》。


《足迹》

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广场,几名儿童正脚踏"长征路"快乐的轮滑,便有了这幅作品《足迹》。


中青十期程礼辉

《于都星火》

汉水滔滔未曾歇,

长征精神永不竭。

今日琢得于都事,

红星点点耀砚田。

此歙砚稿设计图以油灯为切入点。主要是想借星火可以燎原之意表现长征从初到今的精神力量。


采风创作花絮

创作组参观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王铁瑛摄)


创作组拍摄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肖卿福 (程礼辉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