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长征”采风创作专题· 延安创作组——我们在路上(二)
发布时间:2016-08-12 发布人: 字号: A A A

中青十期梁剑/绘

梁剑:延川县土岗乡小程村是个古老的村庄,曾经是唐代初期修文县署所在地。村子里遗存3孔匈奴人建造居住的千年古窑,至今保存完好,引人注目。初到延川,看见千年的窑洞,颇为激动。微微细雨中,挥起手中的画笔,抒发情感。


中青八期潘闻丞/绘

潘闻丞:延川县乾坤湾镇碾畔村,30孔原生态窑洞收藏了农耕时代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村里道路清洁,窑洞周围种满了各种树木,村民友善、热情。我用主观的颜色表现村容新貌,避免模仿自然,更多突出个人情感,使碾畔村新貌更纯粹。


中青八期池颖红/绘

池颖红:七月八日,延安创作组来到碾盘村实地写生。这张《碾畔村》就是我在这里创作的速写式丙烯作品。中央美院教授油画家靳之林先生也曾驻扎在这里写生。


中青十期袁绍明/绘


中青十期王勇/绘

王勇:雄壮的乾坤湾和质朴的民居窑洞,使我胸中勃勃遂有画欲。初学国画,水平有限,却依然渴望通过我笨拙的画笔来描绘这片充满艺术气质的土地,因此我的写生处女作诞生了。


中青十期曹文德/摄

曹文德:在延川碾畔村进行釆风创作时,发现此景,贴着红对联的宅院掩映在苍翠之中,一片祥和。回想当年红军西渡过清水关,经历了怎样的艰辛历程。此刻的宁静,莫不与长征胜利息息相关!

中青十期曹文德/摄

曹文德:在延川县,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专门去96岁高龄的老红军毛光荣家里,聆听老人家给我们讲红军在陕北的故事。

中青十期曹文德/摄

张树天:今日釆访“网清行动”一等功臣王亭珠,感想颇多。在他朴实面庞背后透出的是新一代优秀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并不高大的身躯撑起的是共和国的脊梁,并不厚实的肩膀担起的是人民的安康。挺起的胸膛、坚毅的目光、标准的军礼让我们看到的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中青十期田捷砚/摄

策展一期李钢/绘

田捷砚:

老汉姓郭名为征

今年已满八十一

家住碾畔黄河边

一辈子就生活在这里

一辈子就恋这黄土地 

遥想当年新春闹光景

信天游脆格亮哇哇地

腰鼓敲得摇头晃脑地

一辈子就生活在这里

一辈子就恋这黄土地 

信天游脆格亮哇哇地

腰鼓敲得摇头晃脑地

......

中青十期田捷砚/摄

田捷砚:“深入生活,和普通群众交朋友,才能捕足到艺术创作的精气神”。图为延川民间艺术家冯山云老师,手里拿着1975年写生稿和版画创作时的体会给我们讲的一句话。冯山云老师是延川县文化战线上具有特殊贡献的一位民间艺术家,先后举办剪纸、布堆画学习班三十多期,共培养民间艺术家近一百人。高凤莲、刘洁琼都是在他的培训班中推举而出的。


中青四期张树天/书

张树天:

当年红军西渡,过此清水关。今见清水湾,黄河漫漫,真天地造化奇观也!口占一绝:

细雨入秦川,回师清水湾。

风萧津难渡,关雄马不前。

黄河急流劲,红旗冻不翻。

踏破万千险,理想高于天。 

延川有蛇曲黄河之三湾,其乾坤湾堪称“天下黄河第一湾”。相传,伏羲曾于此仰观天象,俯察地理,神悟阴阳鱼,点化太极图,开启华夏文明。便有:

羲皇演太极,阴阳定实虚。

乾坤在玉宇,水火分巽离。

五行化万物,八卦推两仪。

华夏文明远,绵延生不息。


中青三期刘长龙/书

刘长龙:回顾今天走访之过程,最令我感动的当属冯山云艺术馆里一幅名曰“梦”的布堆画,第一眼即被打动!尤其是画上的几句边款,特接地气:“梦,人眯的哩!心活的哩!梦想连翩…心静的哩!人忙的哩!勤劳不止...一辈子,醒是梦的实践,梦是醒的想往。他们为梦在忙火,要忙火就得梦想,梦想不断忙火不停...”


创作花絮

中青十期田捷砚/摄

中青十期曹文德/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