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铸梦计划·延安 | 在纪念鲁艺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一)
发布时间:2018-04-12 发布人: 字号: A A A

4月10日下午,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在鲁艺旧址礼堂召开“纪念鲁艺成立暨毛泽东《在鲁迅艺术学院的讲话》发表80周年”主题座谈会。

座谈会现场

中国文联人事部副主任张晓辉,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常务副院长傅亦轩,陕西省文联组联部主任王行舟,延安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王青山,延安鲁艺文化园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刘妮、延安当地文艺家代表及60位研修院校友出席座谈会。座谈会由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教学科研处处长陈光宇主持。

我们将分两期摘登研修院校友、延安当地文艺家代表以及与会领导的发言。

熊明国发言

研修院校友代表、影视编剧、作家熊明国:春风十里,不如来延安铸梦。我很荣幸与大家一起来参加研修院纪念鲁艺成立80周年铸梦活动。“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我十多年的创作历程里,每一个剧本的诞生,都倾注了我对生活最真诚最真实的认知。我一直热衷现实题材创作,是因为身边有太多值得去写去宣扬的人和事,他们给了我创作的动力。每一个剧本,我都会认真琢磨思考,做出一些新时代的元素。以我创作电视剧《南泥湾》为例,当初接到这个创作任务,我查阅大量资料的同时,多次深入延安、甘泉、绥德、南泥湾等地采风、体验生活。经过思考、沉淀,终于找到了创作的感觉,在王震359旅部队开垦南泥湾的主线下,艺术加工了王震一个亦敌亦友的国民党将军莫天启。在生产与反生产、破坏与反破坏、封锁与反封锁中,加大了矛盾的推进,让南泥湾的大生产变得更艰难、更伟大。

王宏琦发言

延安市文联副主席、戏剧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王宏琦:八十年前,烽火岁月急,希冀遍神州。鲁艺的师生同爱国文化志士一样,来到延安这个革命熔炉历练,为各根据地培养大批文艺人才,像播种机一样用自己的热血与青春谱写了一曲宏伟壮丽的抗战史诗。用自己的作品鼓舞着根据地军民的抗日热情,用独特的精神武器抵御日本侵略军。今天是鲁艺成立80周年,要如何把鲁艺的精神传承和发扬下去?我认为要有六个精神:一是要有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崇高的革命理想精神;二是要有为民族解放的强烈爱国情怀和在危难中的个人担当精神;三是要有将革命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创新精神;四是要有勤奋节俭,亦学亦工,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的战斗精神;五是要有深入生活,深入工农兵,为劳苦大众歌颂的精神;六是要有坚守民族传统文化,对艺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李加东周发言

研修院校友代表、青海省藏剧团编剧李加东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文化要繁荣发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强盛,总是以文化为支撑的”。我是一名藏族文艺工作者,对总书记的讲话深有体会。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要明白自己的担当和责任。中华文化是全国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要繁荣发展,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要发展,每一个地方文化都要繁荣,才能实现整体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在文化发展路上,每一个民族都不能掉队。毛泽东主席在1938年鲁迅艺术学院的讲话中指出,“艺术作品要有内容,要适合时代的要求,大众的要求”。我们要牢记这句话,要把它使用在实际创作当中,把鲁艺的精神传承下去,为这个时代创作出更多经典作品,为我们这代人的使命而努力奋斗。

王沛发言

延安市摄影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王沛:八十年前的今天是鲁艺成立的日子,同样是在八十年前的秋天,延安电影团在延安成立。吴印咸、徐肖冰、吴本利、侯波等电影和摄影的前辈们克服了当时物质上、技术上、生活上的诸多困难,奇迹般摄制了一批影片,如《延安与八路军》《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又称《南泥湾》)。艺术一定要触及人的思想和灵魂,能打动人心的作品才是好作品。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文艺思想,沉下心来、深入进去、独立思考,抓住时代的脉搏,拍摄出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精品力作。

刘妮发言

延安鲁艺文化园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刘妮: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讲好中国故事”,我们鲁艺人就要讲好鲁艺的故事。在鲁艺东山的每一个革命文艺家个人博物馆里都有鲜活的故事,深厚的思想。在纪念大会上,傅庚辰主席提到了鲁艺精神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鲁艺的创新精神。鲁艺人在今天既要探究鲁艺精神“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探寻鲁艺精神中的“为什么”。鲁艺是全国艺术工作者的共同家园,鲁艺的工作人员就是这个家园的守护者,我们要继续搞好研究、做好展览、讲好故事。也希望在今后同各位艺术工作者一道建设好我们的精神家园。

  编辑 | 教学科研处 杨宗哲 杜宏山

摄影 | 唐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