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铸梦成果报道 | 穆兰:藏族无伴奏多声部合唱《咚白让》
发布时间:2019-01-09 发布人: 字号: A A A


       2017携手铸梦工程资助项目——藏族无伴奏多声部合唱《咚白让》由我院文艺家六期、德艺双馨四期学员穆兰申报发起,由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宋瑾,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理论教研室主任、国家一级作曲徐平担任项目辅导老师。

穆兰在音乐会上演唱作品《咚白让》

       项目概况

       无伴奏多声部合唱《咚白让》源自嘉绒藏族民歌,“咚白让”意为“庆贺吉祥”,每当节庆时,藏族同胞围成圆圈,虔诚地唱着藏歌与天对话,表达出天、地、人和谐交融的音乐意境。在演唱方式上,创作者尝试以现代的合唱方法来展现“原生态”的特色。《咚白让》的呈示部与再现部都是藏族地区特有的语言,要求演唱时必须根据旋律走向,来定出字头(声母)活动的大小,咬字要时而柔和、时而刚健,把这种有特殊韵味的藏羌语言融进歌曲内容、情感和风格中,让作品呈现出别样的浓浓藏味。

 

《咚白让》参加专场音乐会演出

《咚白让》参加四川省少数民族艺术节演出

       作品推出以后,参加了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公益文化中心、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合唱协会、成都市文联等主办的音乐会演出,受邀参加四川省少数民族艺术节开幕式并荣获“舞台精品奖”,观众累计8000余人次,吸引了包括新华网、康巴卫视等众多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受到广泛好评。

演出现场

       创作心得

       穆兰:文化化人,艺术养心。艺术是人类精神的最高探讨,既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又和光同尘,心道一体。当历史的尘埃落定,一切归于沉寂之时,唯有文化以物质或非物质的形态保留下来,它不仅是一个民族自我认定的历史凭证,也是其得以延续并满怀信心走向未来的根基与力量之源。

       依托西南少数民族灿烂丰厚的艺术资源,从民族血脉中流淌出艺术生命,传达出音乐艺术的和谐之美,是我从事艺术创作的初心。感谢为项目付出的所有人!人声是世界上最美的艺术之一,我们将坚持走民族多声部原创之路,以独特的艺术表现民族之声、心灵之声、天籁之声,将土地中最美的和声传承传唱!

       导师评价

徐平(左一)与穆兰(右一)在专家辅导会上交流

       徐平:作品表达了藏区天、地、人和谐交融的音乐意境。整个演唱音色干净而空灵,民族特点突出。弘扬了中华民族丰富瑰丽的音乐文化。

       宋瑾:作品吸取了藏族传统音乐素材,采用藏羌语演唱,体现了较为鲜明的民族特点。合唱曲的创作在曲调发展、和声配置等方面取得预期效果。作品在社会和高校演出多场,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受到业内人士和观众的好评。

       校友名片

       穆兰,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文艺家六期、德艺双馨四期校友,四川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西南民族民间音乐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合唱协会理事,教育部艺术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及多所大学客座教授。个人曾获中宣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文联授予的“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国家民委、教育部授予“优秀指导教师”,中国驻奥地利大使授予“中华文化传播贡献奖”等荣誉称号。主要作品有藏族多声部作品《咚白让》《吉祥谣》《嘉绒四季》,羌族无伴奏合唱《羌山妙音》等。主持和研究国家艺术基金、教育部、文化部课题20余项,出版独著《藏族音乐文化研究》、《多声民族声乐作品》等。获得“中国合唱艺术节金奖”、“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等国家级、省部级奖项三十余项。曾担任多部大型民族题材话剧及国内外多场文艺演出艺术总监、总导演。

编辑 | 教学科研处 许文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