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铸梦感言 | 李坚强:乡土·乡音·乡情
发布时间:2019-04-17 发布人: 字号: A A A

李坚强在闭幕式上发言

       没文化真可怕,以后不敢乱说话!这是我参加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2019铸梦计划·泉州: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活动后教训自己的一句话。

       以前总以为广东、福建这些地方是文化沙漠。哪里知道第一次接触到梨园戏、提线木偶和南音,自己就被自己的无知给打败了。

       南音也称"弦管"、"泉州南音",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古音乐。两汉、晋、唐、两宋等朝代的中原移民把音乐文化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并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文化表现形式——南音。

       南音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 ,发源于福建泉州,用泉州闽南语演唱,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传统古乐。南音的唱法保留了唐以前传统古老的民族唱法,其唱、奏者的二度创作极富随意性。

       南音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当我浸入在南音里的时候,是梦?不是梦?此时此刻,我看到了那晋时的月,听到了那唐时的风。那种我从没有听到过的汉语原本就具有的音韵美,早已把等在我眼眶里的泪水击落,使我久久不能释怀。

       为什么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古音乐不被更多的人知道?因为南音需要用泉州闽南语演唱,对于不掌握闽南语的人群来说是非常难的。另外,现代音乐、影视等作品里几乎看不到南音的因素。还有,缺乏享誉全国的代表性人物。

       京韵大鼓泰斗骆玉笙先生在没有演唱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主题歌《重整河山待后生》之前,早已在本行业领域里赫赫有名了。但是,在全国并不知名。当电视剧播出后她迅速被全国观众所熟悉,京韵大鼓也被她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能唱太平歌词,学各省方言,各种地方戏曲、曲艺、歌曲等,是相声演员的基本功。但现在很多的相声演员已经不具备这样的基本功了。张云雷恰恰是具备这些基本功而成为近期相声演员里的佼佼者,虽说他的程派京剧、京韵大鼓比不过专业的演员,但是并不影响观众对他的认可,而恰恰是他的带领,把更多的年轻观众带入了京剧和京韵大鼓艺术殿堂。

       目前我们的学习中,尤其是在高校里存在着这样一个误区:只要一讲到专业的发声,就直接联想到歌剧的发声,感觉只有歌剧的发声才是最科学的。豫剧大师马金凤今年已经97岁了,仍然活跃在舞台上。天津时调艺术家王毓宝今年93岁了,也活跃在舞台上。难道他们的发声不科学吗?

       在这次泉州的分组讨论中,大家就传统舞台艺术的创新发展也有共识:

       所有的艺术种类必须强调个性,这是制胜的法宝,提倡更深的舞台呈现;

       审美水平是培育的结果,对大众的审美需要引导和提升,不是迁就和迎合;

       舞台创新与非遗保护一定要严格区分开。

       南音是世界级非遗。虽说非遗热催生了舞台南音的蓬勃发展,但是舞台南音与传统南音有着本质区别,对此应该有足够清醒的认识。

       目前,福建、台湾和新加坡都有专门的南音社团。

       无论我们身居何方,一句:老乡,瞬时让我们热泪盈眶,瞬时让我们回到了故乡。

       乡土、乡音、我的两岸情!

       挥之不去的南音,不知几次让我又梦回泉州。

第二组校友研讨

作者 | 李坚强

编辑 | 教学科研处  

摄影 | 教学科研处 杨梓桐(实习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