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举办关于在培训中增加中华美学精神和通识教育类课程座谈会
发布时间:2019-08-07 发布人: 字号: A A A

       8月6日上午,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召开“关于在培训中增加中华美学精神和通识教育类课程”座谈会。文艺研修院常务副院长傅亦轩、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副巡视员王亚春,中国书协理事、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叶培贵,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宋瑾,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宋宝珍,中央民族干部学院教务部主任龙琨,中青四期校友、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陈燕婷,中青十三期校友、中央美术学院教师焦洋,新文艺群体三期校友、影视编剧江光煜参加座谈会并发言。座谈会由文艺研修院教学科研处副处长宋保成主持。国内研修处处长陈光宇、干部培训处处长王之茵、国际研修处负责人易小琦列席会议。

座谈会现场

       本次座谈会是按照《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施方案》工作安排,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对文艺研修培训和研修院事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调研的具体举措之一。与会领导、专家、校友围绕如何在文艺研修培训中增强中华美学精神和通识教育课程比重,引导文艺创作人才树立正确价值观,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交流。

       王亚春在发言中说,古今中外艺术巨匠多是“通才”,重视通才教育对破解当前文艺创作同质化、文艺高端人才奇缺问题具有基础性、战略性的作用。在当前针对文艺创作人才的培训中,既要引导好文艺创作的正确方向,又要注重推动文艺创作高质量发展、内涵式发展,这就需要在课程设置中进一步提升视野广度、理论深度。

       宋瑾的发言围绕中华美学精神的教育引导展开。他首先指出,关于“中华美学精神”,目前并没有明确、清晰的定义或者阐发,中外“做的哲学(重体悟)”与“说的哲学(重概念阐发)”的分野也渗透到各自的美学精神中。要注意分辨和识别活态文化传承中展现的美学精神,深入了解文化现象背后的东西,生发“局内观、局内感、局内情”。具体在教育培训中,则要按照教育学的规律,明确和区分培训的长期、近期目标,在教材、教师、教法上综合用功。

       叶培贵在发言中谈到文艺工作者在传统文化素养——包括审美趣味、个人修养、诗书礼乐规范等方面的缺失现象较为严重。他建议在培训中“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深处用力、浅处建功”,从文字交往礼仪、传统语文素养教育等日常生活经常遭遇的方面抓起。

       宋宝珍认为,在教育培训中处理好“传统与现代”“博雅与专精”的辩证关系。因此,对我们的历史文化必须有一种礼敬的态度。同时,对于传统的继承和发展,要害在“优秀”,在于“精华”,在于“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这些古典文化根本精神。

       龙琨介绍了中央民族干部学院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的理念和举措。她强调,培训与教育目标和方式各有侧重,短期培训要发挥成效,需要有重点的开展通识教育,如哲学、历史、法律等方面的课程,通过课程引导学员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在培训之后继续深入钻研。此外,也可以通过“行动学习法”,提升培训的针对性、时效性。

       陈燕婷认为,传统文化的根基在民间。在培训教育中,可以考虑在传统文化根基深厚的地方设立教学基地,引导学员通过体验的方式逐步唤醒文化自觉。此外,她还建议在培训中的作品观摩环节,增加“讲演人”角色,通过补充专业及背景知识,深化对作品和创作的认识。

       焦洋表示要在深厚的历史根基和宽广的文化视野下,有深度、有高度的理解中华美学精神;让课堂成为中华美学精神的生动现场,透过多样的学科门类、宽广的文化领域,以宏观俯察的角度,跨越视野的局限,打开思维方式,打通学科间的界限。

       江光煜回顾了在研修班学习的感受与收获。结合从事影视编剧工作的见闻和经历,她认为目前影视业发展进入了重作品、重品质、重内涵的阶段,这对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研修院提出在课程中增加通识类课程、传统文化与美学精神课程,对文艺创作者提升眼界、修炼内功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傅亦轩发言

       傅亦轩作总结发言。他介绍了近年来研修院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文艺工作的指示精神和文联党组的有关要求,在培训工作中开展通识教育、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美学精神教育的具体举措,以及开展相关科研、调研的情况。他对与会嘉宾的宝贵意见建议表示感谢,表示研修院下一步将会认真总结吸收,将大家提出的好的理念、方法落地见效。

编辑/摄影 | 教学科研处 许文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