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九班导师王兴东:创作是灵与情的放歌
发布时间:2015-08-25 发布人: 字号: A A A

8月24日下午,王兴东老师意气风发地坐上讲坛,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容,在他动情地讲述著名华人企业家邵逸夫为国家所做出的贡献中,今天的编剧课拉开了序幕。我本能地感觉到,这将是一堂别具风格、生动深刻的课程。果然,王兴东老师的精心设计引导我们每个同学都要站在国家与民族的至高点透视一个编剧所发挥的作用。实践加理论,案例加讲解,在老师慷慨激昂的话语中,同学们的掌声与笑声接连响起,四个小时的课程使我受益颇多。

王兴东授课

编剧是什么?编剧是生活真实的发现者,是食桑吐丝的蚕。王兴东老师在课程的开端给大家诠释了编剧的概念,他告诉我们,创作是磨练真诚的课程,一个不能真诚面对生活的人是无法成为一名好编剧的。而发现是剧作家依据个人经验所做出的对生活的敏锐捕捉,若是没有梁信在海南岛的艰苦采访与体验中发现了勇敢女兵这个故事点,电影、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这些经典的作品仍都是零。编剧是生活中的发现和发明者,是从无到有的起点,是原创的最初。就电影创作而言,一部电影作品是编剧的发现、导演的再现、演员的体现、摄影的呈现、美术的表现、制片人的实现、放映的展现......经过一道道复杂工序而生产出来的电影,这一切的目的只有一个,全部是为了展现编剧最初的发现。

学员认真听课

为什么写剧本?我们是要用客观事实来表达我们对于今天的社会的态度,要用手中的笔来维护人民的权益。王兴东老师编剧的影片《黄克功案件》,其主题强调的就是“平等”二字。在我们积极建设法制中国的今天,在把“平等”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来回顾最高人民法院在国共合作抗日阶段的陕甘宁边区审判的黄克功案件,塑造出雷经天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法官形象,在他说“两碗水都要端平”的时候,他的形象在观众的心目中瞬时高大起来,这个成功的艺术形象表现出了我们党和国家依法制国的朗朗决心,表现出了法律为人民服务的本质。

 

如何发现戏核与主题?主题是控制全程的火车票,我们要学会从客观事实中发现主题,发现别人没有表现过的题材和人物,发现一个好戏核会让电影成功一半。戏核的质量能够测试出矛盾冲突的质量,它们是权、性、钱、生死、恶境。想要知道一个题材是否合适,要学会先“咬四口”,即借口、当口、胃口、交口。在形象和现象之中要选择形象,如大学生就业难是一种现象,想写一个电影去表现这种现象,不如选择一个普通大学生来写一写他的求职遭遇。面对一个题材要学会画地为牢,限制情节多元,集中人物、时间、地点,要牢牢抓住焦点事件。这里指的焦点就是《秋菊打官司》中秋菊丈夫要害部位被踢的事件,《国王的演讲》中主人公的结巴,《辛德勒名单》中的名单,《天国逆子》中的儿子告母。编剧要设法构筑一条反复靠拢焦点的故事线索,故事的深刻性决定了故事的集中焦点。所以,编剧的过程就像用糖球滚芝麻,能粘到焦点事件上的素材、细节都可要,粘不上去的要果断舍弃。

 

怎样写剧本?剧本写作的三个方法是对比、重复、省略。重复将强化所想要表现的东西,省略掉不必要的交待与铺陈。电影是讲给成年人的童话,我们要讲事实,不摆道理,要学会用小故事讲大道理。伊朗影片《一次别离》告诉我们,编剧要学会把日常生活复杂化,让故事呈螺旋式上升的状态,把真相牢牢把握在编剧手里。我们的一切艺术手段不是表达情节,也不是表达情感,而是为了创造情绪,因为只有情绪才能够感染观众。再有,就是戏要反着写。日本剧作家铃木尚之告诉我们,编剧一定要先找到结局才能开始。写戏是与观众的一场思维较量,讲故事的基本原则就是要违背观众所期望的,要逆着观众的思维去写,这样一部作品才能够让观众感到惊奇和意外,才有足够的吸引力让他们自发地走入影院。

王兴东与学员课后进行交流

剧本如何塑造人物?一个剧本的根本是要写人,我们要好好确定人物的需求和目标,设置好对立物体和对立人物,要给主人公一个带有威胁性的可怕危机,给他设计一个困难情境,最后,给他一个精彩意外的结局,高潮过后立即结束。要会为主人公设置典型环境,并为其设计一个匠心独具的、贯穿始终的道具,编剧运用好这些技巧才能够将笔下的人物做得扎扎实实。《巴顿将军》是塑造人物颇为成功的一部影片,将桀骜不驯、威严傲慢的传奇将军刻画得入木三分;日本人用26年拍了四十八部《寅次郎的故事》,寅次郎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我们中国电影也应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可延续的人物形象。王兴东老师用自己的影片《天国逆子》举例,讲解了他如何受到日本剧作家铃木尚之的启发,改变讲述角度重写剧本的过程。

 

在课的最后,王兴东老师呼吁同学们要向我国著名剧作家先辈、国歌作者田汉先生致敬。在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日子,《义勇军进行曲》将再次响彻世界的上空。作为编剧人,我们应骄傲地继承这份用灵与情构筑的精神力量,用我们手中的笔来为国家、为社会服务,创作出更多反映中国面貌与现状的、有筋骨、有温度的优秀作品,不辱使命。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王兴东老师的授课结束了,但他的话语始终回响在我的耳边:“我们不做市场的奴隶,不做官场的奴才,不做情场的奴仆,不受美国影片的奴役。我们要做自己思想的主人,要做真善美的歌者!”

 (作者:中青九班学员、河北省石家庄市文化艺术研究所副所长穆兰)

 

导师简介

王兴东,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一级编剧。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编剧电影有《建国大业》《辛亥革命》《飞来的仙鹤》《陆军见习官》《鸽子迷的奇遇》《狼犬历险记》《留村察看》《孔繁森》《黄克功案件》等31部。作品《蒋筑英》《离开雷锋的日子》两次获华表奖最佳编剧奖和13届、17届金鸡奖最佳编剧奖;《我只流三次泪》获得童牛奖最佳编剧奖;《天国逆子》获第七届东京国际电影节大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