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特聘导师于平:音乐剧——集成创新驱动的舞台演剧新观念
发布时间:2015-04-13 发布人: 字号: A A A

4月11上午,名家讲坛第二次开讲迎来了我院特聘导师于平老师。于平老师曾在北京舞蹈学院主持工作多年,又先后履职文化部艺术司、科技司司长,对舞台剧领域十分熟悉。这次,他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与管理经验,及多次赴海外调研的经历,从“集成创新驱动的舞台演剧新观念”的角度,跟中青班的学员们聊起了音乐剧的创作理念和市场化之路。

于平在讲座中

于平指出,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音乐剧被引入国内开始,这种新的舞台艺术便引起了我国演艺界的关注。早期我们将其视为一种舞台演剧的新样式,比起传统中国戏曲艺术,音乐剧综合运用了更多种手段试图全方位的吸引它的观众,并且在各种手段的运用之间快速切换,情节紧凑,节奏明快,展示了随着工业化、信息化进程而发展起来的都市文明独特的精神风貌。

长期以来,我们对音乐剧创演观念的理解有一种固化的倾向,以为音乐剧有一种经典的套路不容有变,所以在音乐剧的推广过程中,更多的尝试集中在让观众去适应古典音乐剧,而不是创新音乐剧的形式去适应观众。转体改制对我国音乐剧的发展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于平指出,音乐剧能否在改制后迎来发展的新动力,关键在于能否产出有市场的作品。这就要求我们转变发展理念,关注市场需求,找准市场定位,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化运作之路。

音乐剧要讲市场,也要讲艺术。以市场为导向的音乐剧作品既要是产品,又要是艺术品。于平特别指出,把握市场规律,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既要适应观众,又要引导观众,既要有经济效益,又要有社会效益;二是要特别关注青少年群体,培养他们对音乐剧的兴趣,因为面向青少年的产业才是朝阳产业;三是在创作时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关注老百姓普遍关心的问题,“讲好中国故事”。

于平说,要做出“叫好又叫座”的作品,就要树立集成创新的观念意识。近年来,舞台上跨界、混搭风格的作品已经逐渐的获得了认可,因集成创新而大获成功的案例也并不鲜见。《铁臂阿童木》、《功夫熊猫》就是集成创新作品的典型。对于音乐剧来说也是如此。音乐剧的魅力就在于,它能调动所有吸引观众注意的元素并巧妙的加以综合,通过形式的创新持续不断的引起观众的震撼。由此也赋予了音乐剧本身以与时俱进的生机和活力。特别要指出的是:这里的集成创新,不同于我们一般而言的继承创新,也不同于自主创新或者原始创新,而侧重于强调将不同的创新形式加以整合;这里的整合也不意味着拼凑,而是一种有机的融合。

为了使我们舞台演剧创作实现有效的集成创新,于平指出,我们迫切需要培育、强化四种意识:一是自主意识,即集成要素及其有机集成要服从主体“问题意识”的需要;二是跨界意识,这既包括开放集成要素的空间跨界,也包括开放主体建模的思维跨界;三是协同意识,这意味着要善于协调诸方,集中智慧,开放建构,有机整合;四是前瞻意识,即在“顺势而为”的同时“导势以行”。

于平与中青七班的学员们合影

 

导师简介:于平,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特聘导师,文化部文艺科技司司长,艺术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曾任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文化部艺术司司长。现兼任全国艺术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等职务。曾先后被评为北京市青年学科带头人、国家文化部优秀专家并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著有《中国古典舞与雅士文化》《中外舞蹈思想概论》《中国现当代舞剧发展史》《高教舞蹈综论》等多部专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