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特聘导师王晓鹰:从传统文化深处,走向现代舞台表达——对中国式舞台意象的探索
发布时间:2015-03-16 发布人: 字号: A A A

(2014年11月16日,由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中国国家话剧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主办的“面向未来的历史表达——话剧《伏生》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此文为王晓鹰导演本人对于《伏生》的创作阐述。)

对文化的再认识

生活于两千多年前的儒学传人伏生,以特殊的方式在“焚书坑儒”的浩劫中保存了儒学典籍《尚书》,之后秦朝灭亡之后又终生讲学,使《尚书》得以流传。所以史上有“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义。”之说。也就是说因为中国历史上有伏生,中国文化中才有《尚书》。我们演出的《伏生》,把历史真实的“壁藏《尚书》”改成了“腹藏《尚书》,其根本用意在于,我们的创作并非只是为了讲述一个两千年多年前的孔门嫡传大儒如何传承儒家文化的故事,我们希望通过围绕《尚书》建立起的伏生与李斯二人的生命对峙,表达我们对文化问题的一些思考。剧中伏生的文化理想是宽容相对、多元并存,不以一时一势的功利需要而取舍存废,这也许出自伏生本人曾经经历过的先秦文化“百家争鸣”的盛况,但我们所借此表达的却是对现代文化观念的思考和感悟。

对生命的深挖掘

任何文化都是“以人为本”的,戏剧中的“文化”更是以人的深刻甚至惨烈的生命体验来表达的。《伏生》剧中伏生以单薄的个体生命担起沉重的文化责任,他以为“腹藏《尚书》”万无一失,而当他的生命本身面临危机时他才发现真正的灭顶之灾正等着他。为了他的“满腹诗书”,伏生所做的选择带来的是自己亲人的离去甚至牺牲,也使他的声誉、美德彻底损毁。他更难以承受的是心中无法排解的情感自我折磨和道德自我控诉。这是一种生命无法承受之痛,是一种比生死抉择更艰难的生命困境,因为他不能一死了之,否则之前的惨剧都将成为无谓的牺牲。为了他的“满腹诗书”,他必须活下去,他甚至不得不像一只老鼠、一只蚂蚁那样坚持活下去,因为只有伏生在,书才不会亡。这种痛楚,这种惨烈,这种为了文化信念将自己送上祭坛的精神牺牲,形成了《伏生》最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

《伏生》剧照

中国式舞台意象的创造

作为一个戏剧演出,《伏生》更有价值的地方在于,我们在二度创作中竭尽全力地去追求“中国式舞台意象”的创造,意图构造一种更高层次上的“中国式舞台意象”的艺术表达。

中国话剧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进行“民族化”的探索,包括焦菊隐、黄佐临、徐晓钟在内的许多前辈艺术家进行了大量的创作与论述,至今已经有60多年。时至21世纪,我希望在前辈们的成功创作和深刻阐释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这样的可能性。多年来我一直在寻求通过“舞台假定性”进入戏剧演出“诗化意象”的境界。事实上,在戏剧舞台上通过“假定性”达成意象创造的可能性很多,成功的例子不胜枚举。

我现在说的“中国式舞台意象”,其重点在于,那是一种建构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元素、手法、意境、美感基础之上的整体性的舞台意象,这些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可以包括绘画、书法、音乐、服饰、面具…… 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中国戏曲,但它呈现出来的结果肯定不是戏曲本身,还可能完全不像戏曲,但却会通篇浸透着中国艺术的意韵,整体传递着中国文化的美感。而且毫无疑问,它应该是现代的,它由现代艺术的创造机制所组合,传递着现代的文化信息,内涵着现代的情感哲思。一言以蔽之,我希望在话剧舞台上创造一种集“传统意韵”和“现代品味”于一身的中国式舞台意象。

近十年来,在《荒原与人》、《霸王歌行》,特别是《理查三世》的导演创作中,我做了大量的、系统的、有延续性的“创造中国式舞台意象”的探索尝试。到了《伏生》,我有了进一步的心得和感悟。《伏生》的中国式舞台意象表达,具有中国戏曲的神韵,却出离了中国戏曲的外形,演员尤其是伏生扮演者以及歌队演员身上,分明可以看到戏曲形体技巧的功底和戏曲龙套程式的影响,但却全然没有完整意义上的戏曲化外部形态。观众看到的是演员对伏生复杂激烈情感活动的淋漓酣畅地表演,看到的是舞台时空在演员的表演中空灵且充满机趣地流动。《伏生》中还有大量的中国传统面具、传统服饰、传统发式、传统音乐,但统统经过了现代化的变形处理而成为现代化的整合表达。更典型的中国式舞台意象出现在那些戏剧情境尖锐、冲突强烈的场面,出现在人物内心复杂、情感激荡的段落,譬如:表现焚书,表现坑儒,表现伏生极其艰难的生命决择,表现伏生为了向临刑前的李斯揭开一个“惊天秘密”而背诵《尚书》……

《伏生》剧照

中国式舞台意象,在《伏生》的演出中比比皆是,浸透内外,贯穿始终。这就像布景后部那堵由考古发掘现场重新组合拼装的厚重大墙,用中国文化的传统碎片,构成了现代艺术的完整表达。

中国式舞台意象,要充满中国情感和中国文化内涵。

中国式舞台意象,更要表达当代观察和当代哲理思考。

中国式舞台意象,毫无疑问要从中国戏曲中汲取丰富营养,但又不是仅仅停留在简单套用中国戏曲表演程式和形式技巧的层面上。

中国式舞台意象,要在中国传统艺术、传统美学中浸润,更要在现代化、国际化的文化语境中进行表达。

只有在这个层面上,“越是传统的就越是当代的,越是中国的就越是国际的”这句论断才有实际意义。

(来源:上海剧协微信)

王晓鹰在中青年文艺人才班高研班上授课

王晓鹰,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特聘导师,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导演,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荣获“优秀话剧艺术工作者”及“新世纪杰出导演”称号。近几年主要导演作品:话剧《理查三世》《萨拉姆的女巫》《伏生》等,音乐剧《水漫金山》《雁叫长空》等,歌剧《钓鱼城》,舞剧《十里红妆》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