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聘导师叶小纲:用交响乐写鲁迅
发布时间:2018-07-14 发布人: 字号: A A A

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特聘导师、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纲作曲创作了第五交响乐《鲁迅》。回顾创作历程,叶小纲不仅将鲁迅的文字转化成为音符,也完成了叶小纲自己心中的夙愿。


大学时代的叶小纲在绍兴(图片来源:上观新闻)

叶小纲从青年时代起就将鲁迅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在十七八岁对知识最渴望的时候,叶小纲用自己的第一笔工资购买了一套《鲁迅全集》。“对鲁迅的书吃得比较透,十七八岁的印象影响了一生,一直想着把鲁迅写成音乐作品”,叶小纲回忆道。

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后,叶小纲前往美国留学。回国后,叶小纲因忙于工作,一直没能静下心来把鲁迅写成音乐作品。但他心中始终憋了一口气,要为鲁迅写一部大作品。在2016年鲁迅逝世80周年时,机会终于到来。

为了顺利落笔,叶小纲曾多次探寻鲁迅生平的足迹,包括绍兴鲁迅故居,鲁迅生命中最后十年工作过的上海虹口,以及北京、上海、绍兴三地的鲁迅纪念馆等。


叶小纲在上海鲁迅纪念馆

在创作交响乐《鲁迅》期间,叶小纲草稿打了一个月,配器花了两个月,几乎一气呵成。在胸中酝酿了几十年后,叶小纲最终用交响的手法将鲁迅的作品以交响乐的形式搬上了舞台。

由叶小纲作曲的第五交响乐《鲁迅》,共有九个章节,将鲁迅笔下的人物闰土、阿Q、祥林嫂等,以及他的作品《社戏》《野草》《铸剑》《朝花夕拾》《两地书》《魂》等串联了起来。

文学作品要改编成音乐有一定难度,叶小纲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像写作一样,既从鲁迅的文章里找人物,也从里面摘句子,用歌唱和朗诵的方式将之呈现出来。

叶小纲在介绍作品时表示,“光写鲁迅,如果不开口,别人说是张迅王迅都可以。我让‘祥林嫂’开口,你可以说我写得好或不好,但不能说这不是祥林嫂。我请的每一位歌唱家都会演唱一个角色。”

《铸剑》是鲁迅历史小说的代表,文章用晦涩古怪的笔法,讲述了眉间尺、楚王和晏之敖之间的故事,叶小纲用三重唱(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的手法对文章进行转化。相比之下,《两地书》则是最浅显、最易懂的一段,取材于鲁迅与许广平的通信集,反映的是两人爱情中不为人知的一面。“鲁迅的文章一般看起来严厉刻薄,但《两地书》展示了他温情、孩子气的一面,因此这一段的音乐风格和前面几段都不同,比较简朴直白,爱情不能写得太深邃。”

叶小纲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对江南音乐十分亲近。在《社戏》《阿Q》《祥林嫂》等乐曲章节里,他广泛采用了江浙一带的民间音乐元素,比如传统戏曲剧种绍兴大班(一般指绍剧)和宁波滩簧(甬剧初期的名称)等等。

虽然交响乐《鲁迅》已创作结束,但每演一遍,叶小纲总要反复打磨,对细节做出适当的修改。“音乐最重要的是结构,有一句多了都不能忍受”,作品中处处可见其追求完美的创作精神。

来源 | 澎湃新闻
编辑 | 国际研修处 刘怀彦

导师简介

叶小钢,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特聘导师,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曾获“文华大奖”、“五个一工程奖”、“金钟奖”、美国古根海姆作曲奖等。代表作品有:《地平线》《半生缘》《春天的故事》《香港岁月》《共和国往事》《上海苍桑》《格萨尔王》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