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 特聘导师冯骥才新作《文雄画杰:中西文坛艺坛人物》
发布时间:2020-06-19
字号:
A
A
A

《文雄画杰:中西文坛艺坛人物》
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特聘导师、著名作家冯骥才新书《文雄画杰:中西文坛艺坛人物》近日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该书为冯骥才对中外现代作家和艺术家的印象记。书中写到的作家和艺术家,既有冯骥才亲身接触过的,如茅盾、冰心、曹禺、孙犁、王蒙等;也有只能在其故居、美术馆中流连的,如但丁、托尔斯泰、安徒生、儒勒·凡尔纳等。
编辑推荐
本书为随笔集。冯骥才深入剖析数十位文艺大家的精神世界,用画家的眼睛看作家,用作家的心灵感知画家泰斗光环下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深入挖掘他们艺术独特性的内因,因此文字中感性多于理性,读来意味深长。
序:文坛艺坛人物记
别人写作家与画家是一个角度,我写作家与画家是另一个角度,因为我也写作也画画。
出于同行,我关心他们的艺术,更关心他们的性格、气质、命运、家庭、生活,乃至习惯、嗜好,种种人的细节与小节。我知道这是他们的艺术独特性的内因。可惜我们当下的评论,大多盯住作家的文本,很少关心作家的人本。这个话题太大,留待以后深说。我写这些同行,有时是有意的观察,有时是不经意的感受。至于下笔来写,完全出于偶然。我写他们,与写小说或一篇理论文章是不一样的,感性多于理性。
这些同行自然都是杰出的人。有的是前辈,写他们时心怀敬仰;有的是同行,写他们时由衷欣赏;有的是故人,写他们时带着很深的怀念。还有一些是外国人,都是我喜欢的作家或艺术家,多不在世,每到海外,便会到他们的故居、美术馆或墓地中流连一番。那里是他们“活着的空间”,依然可以感受到他们独有的生命气息,还能发现到一些珍贵的细节。回来后如果正好有时间,便会用游记的方式写一写我所感知到的他们。
当然我还会用画家的眼睛看作家,用作家的心灵感知画家。
这样的写作有点特殊,现在编成一本书之后,这种特殊也就更明显了。
还有一点要说明,由于这种写作有很强的即兴的性质,许多同样印象深刻的同行至友,却没有诉诸笔端,是为遗憾。今日的遗憾,不能永远留给明天,今后应该多写一些我所喜爱的文坛和艺坛的人物才是。
写至此,权作序。
2019.8.31
作者简介
来源 | 《北京日报》、搜狐网等
编辑 | 国际研修处 谭映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