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六期王艳梅编剧作曲的民族歌剧《红色娘子军》日前在海南首演
发布时间:2016-01-22 字号: A A A

“木棉花开在南国,鲜红殷殷浸花朵。傲立绽放笑春风,风吹雨打不凋落……”1月20日晚,由研修院中青六期校友、海南省文联专职副主席海南省音协主席王艳梅编剧(合作)、作曲(合作)的民族歌剧《红色娘子军》在海南省歌舞剧院首次上演。

该剧讲述了海南穷苦女儿吴琼花在红军的帮助下,逃离压迫并成长为一名革命战士,最终为革命献出宝贵生命的感人故事。剧本改编于同名京剧《红色娘子军》,又在原有剧情基础上作出较大突破,于改革和创新等方面都有独特的艺术与历史价值。

作为一部民族歌剧,该剧在音乐创作方面精益求精,作曲家绕开了之前所有同一题材艺术作品的音乐风格,本着忠实海南本土音乐、大胆尝试创新突破的创作思想,在借鉴板腔体成熟的结构和各种合唱、重唱、表演唱形式的基础上,融入了人物主题性格化发展和中国歌剧的宣叙调,以及乐队协作的歌剧化、交响化等因素,使剧情在音乐的强烈戏剧化中得以展现,动情感人。

坚守民族歌剧之初衷

莽莽山岭,木棉怒放,身穿黎锦的姑娘们唱着《五指山歌》目送战士出征。

该剧作曲、海南词曲家王艳梅透露,为了保持民族歌剧的纯粹性,主创团队作出了诸多艰难的取舍。比如,她原写下的《再见,亲爱的战友》这一唱段,优美感人,演员非常喜欢,但有主创提出,“这个旋律美则美矣,可还是‘洋’了一些。为了避免游离海南民族音乐地方特色,王艳梅忍痛割爱。还有在“序”中舍弃的《盼望救星红军来》地方特色浓郁,为了结构布局的合理,她仍然做了放弃,她说,这些精彩的唱段只能以后用到别的地方了。但令她宽慰的是,在守住民族歌剧这条底线的前提下,主创团队在音乐、剧情、表演和服装等各个方面都实现了重大跨越。比如,《红》剧设置了一个新的情节——红色娘子军的小分队为掩护主力部队撤退而全部牺牲。就是这个片段掀起了全剧的高潮,令无数观众潸然泪下。

“让洪常青这个虚构人物打破常规,作为‘革命火种’保留下来,或许会引发议论,但这个片段不仅是由我们在采风中获得的史实材料改编的,也是符合观众心理期待的。”王艳梅希望,该剧带给观众的是不变的感动、全新的观感。

校友名片

王艳梅,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中青六期校友、海南省文联专职副主席、海南省音乐家协会主席。曾担任编剧和作曲的《忠诚卫士》《回望西州》等十余个音乐短剧均在海南不同时期晚会中演出并获奖,担任主要编剧及作曲之一的民族歌剧《红色娘子军》本月20日在海南成功首演。

分享到: